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2月28日报道:当气温降到零下5摄氏度,大多数人最不想做的可能就是深海潜水。
但是,对于大连职业潜水员王书辉来说,他不能逃避,因为冬天是他最忙碌的季节,每天都要潜到海底采捕海参、鲍鱼、海胆等海珍品。
“中国人讲究冬季进补,海参等海珍品正是最好的补品。”他说。
王书辉的家在獐子岛镇,位于黄海深处,距离大连56海里。他是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獐子岛渔业”)的一名员工。
獐子岛渔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獐子人民公社。2006年,獐子岛渔业在深交所上市后,獐子岛镇人民政府成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王书辉和镇里其他的户籍人口一样,都享有一份獐子岛渔业的股权收益。
秉承“耕海万顷、养海万年”的理念,獐子岛渔业已建成的海洋牧场面积超过1500平方公里。公司在国内率先采用底播增殖技术,将培育好的扇贝苗、鲍鱼苗、海参苗投入深海,使其在海底自然环境中生长。同时,将海区划分为几块,采用轮耕的作业方式,对养殖海域进行生态修复。
王书辉说,镇上大多数年轻人都在獐子岛渔业工作。有的在育苗厂,有的出海捕捞,还有一些去了国外的合作公司工作。
王书辉17岁开始做潜水员,“因为工资高”,年收入至少是普通员工的三倍。仅在去年,他就赚了18.1万元。
在外人眼里,潜水员是高收入高风险的职业。30岁的王书辉不这么认为。“跟老一辈潜水员相比,我们现在几乎是没有什么风险的。”他说。
他所指的老一辈潜水员就包括今年80岁的王天勇。老人年轻的时候,曾经为招待首度访华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国宴破冰采鲍。
王天勇回忆说,由于产量有限,“黄海明珠”獐子岛的鲍鱼在当年都是专供北京的。1971年12月,距离尼克松访华还有两个月,时任潜水队长的他接到命令,为北京采捕1吨鲍鱼。
那时候,人们没有冬天采鲍的习惯。潜水员们花了7天时间,才在海底找到鲍鱼聚堆的地方。
“海底有无数的珍品,就像银行一样。潜水员就是这个银行的出纳员。在接下来的8天里,我们从海底银行收获了1500公斤鲍鱼。”王天勇说。
当时的潜水设备十分简陋,而且气温只有-10℃,潜水员们随时都有被低温或被压力差伤害的危险。潜水员浮出海面后,手都被冻麻了,如果发现身体出现不适的反应,还不得不潜回海底减压——那时候没有更好的办法。
“也有人抱怨‘犯不着为美帝国主义冒这个险’,但我们还是顺利完成了任务,并且很骄傲国家领导人用我们獐子岛的海鲜招待贵宾。”王天勇说。他当了23年潜水员,现在,右腿由于减压病没有治好而一瘸一拐。
与当年的艰苦相比,新一代潜水员们有了更多的保障。王书辉他们现在拥有专业的潜水设备,还配备了水下电话和减压仓。不过,由于獐子岛的海鲜现在已经销往世界各地,60名潜水员的工作更忙了。
每天早上7点钟,王书辉去上班,与同事们一起出海采捕。一艘船上通常有三名潜水员,他们轮流在水下工作。每次潜水,大约在水下工作25分钟,捞上来50公斤的海鲜。一般说来,每人每天在水下工作的时间从2到6个小时不等。
“工作不累。有时,我们上午就能完成一天的采捕任务,剩下的时间就自由支配了。”王书辉说。
他还想再做两年潜水员,然后转到其他的岗位,因为公司规定潜水员从业时间不能超过15年。
王书辉说他还会继续在岛上工作,虽然他已经通过公积金贷款在大连市内买了一套房。
“我喜欢这里的生活。你看,我们有干净的天空、蔚蓝的大海、柔软的沙滩、美味的海鲜、良好的治安……还想要什么呢?”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m/dalian/2010-12/28/content_11764583.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张小敏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