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2月7日见报专栏文章:纽约寒冷,坎昆温暖,同一世界,两种温度。
11月29日联合国气候气候变化大会在坎昆开幕以来,每天晚上坎昆Be Live酒店大厅中就挤满了年轻记者,他们忙于编发新闻报道,无暇顾及宾馆前诱人的海滩。
眼下,来自各国的代表正聚集于墨西哥美丽的海滩胜地,讨论气候变化这一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尽管年轻的记者们工作十分努力,在过去一周中,我却很少在美国报纸或主要电视新闻网上看到有关坎昆气候大会的报道。
纽约报纸的头条被维基解密25万份美国外交电报、布什时期减税政策延期争论、美国军队中同性恋“不问不说”政策的存废以及机场扫描搜身争议等新闻占据。
悲哀的是,气候变化没能成为新闻。对于许多媒体而言,气候变化问题不够“刺激”,不能吸引读者购买报纸。
一年前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被无数的期待和希望包围,虽然最终没能取得多少成果。而对本次坎昆气候大会,人们期待极低,并不指望能够达成多少有意义的协议。或许,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美国媒体对坎昆会议吝啬版面和时间。更重要的是,美国本身对全球气候对话也表现得十分消极。
但是,就算会议期待不高,美国态度消极,美国媒体也不应当辱没媒体使命,不向公众报道气候变化这一世界面的临最大挑战的最新情况。
媒体应当解释,为何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低迷漫漫无期的情况下,气候变化仍然是一个危急的问题,
当下,缓解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协议难以达成,表明媒体在这方面应该大有可为。
在美国尤其如此。美国对全球变暖的怀疑正在增长。中期选举之后,气候立法已然不可能。但是,美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却居世界首位。
尽管有许多中国记者正在报道坎昆会议,但是主流报纸和新闻网站似乎对此话题缺乏热情。因此在中国,媒体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报道与阐释也同样遭遇挑战。
当然,中国的人均排放量依然很低。实际上,中国很多高排放的制造企业均来来自于发达国家。然而,纵然前述均为事实,却不能成为中国减缓其发展绿色能源势头的理由。
事实上,同维基泄密相比,全球变暖更应该吸引人们的眼球。全球变暖引发的洪水、干旱、森林火灾及生物多样性的衰减夺走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单单是这么多生命,就足以证明全球变暖比其它新闻事件更“刺激”。
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只是未来惩罚我们的星球以及星球上所有人类的前兆而已。如果人类依旧我行我素,后果将不堪设想。
媒体不应当忽视气候变化,特别是在联合国气候峰会正拼尽全力寻找避免悲剧的方法之时,向公众全面地公开信息无疑是增加胜算的砝码。(作者为中国日报美国版副主编 陈卫华 编译 刘江波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