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西班牙空管人员罢工致90%空域关闭|希拉里称国务卿是其最后一份公职|美军神秘无人驾驶飞行器太空遨游半年多归来|
中国日报精选
粮食丰收助力“战通胀”
2010-12-04 06:13:44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2月4日发表社论: 今年中国粮食收成预计将再创新高,给中国“战通胀”提供了足够的喘息机会。但是,丰收的好消息并不意味者决策者会放松调控通胀压力的力度。在通胀的压力之下,中国的消费品价格飞涨,特别是食品价格。

据初步统计,今年中国粮食产量同比增长2.9%,达到5.4641亿吨,连续七年实现大丰收。

当下,中国的决策者正努力抑制消费通胀,因此,粮食丰收无疑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

政府原计划将本年度的通胀率控制在3%以下。但是,通胀率从9月份到10月份急转而上,从3.6%飙至4.4%,达到25个月以来的最高点,致使决策者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重拳打压通胀。

社会普遍认为,食品价格两位数的上涨是导致10月份通胀大幅上行的主因。政府旋即采取行动,推出一系列政策,增加低收入家庭补贴,以稳定食品供应,打击囤积居奇。

上述权宜之策或可在短期内抑制价格上涨,但都不如粮食丰收更能确保粮价稳定。粮食丰收将从根本上消除供应恐慌,而恰恰是这股恐慌导致了价格的飞涨。

当下粮食供应充足,决策者可以考虑抑制引起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其余因素。

事实上,如果粮食丰收,通胀依然上涨,决策就应当意识到,粮食短缺并非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相反,价格上涨的根源在需方:大量的流动性造成农产品需求激增。

如果是这样,决策者应果断采取措施,有效抑制通胀。

国际粮食和农业组织警告称,如果明年主要作物的产量不能大幅增加,粮食价格必然会上涨,有“寂静的海啸”之称的2008年粮食危机将再度上演。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粮食出现大丰收对全世界来说同样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中国成功地用世界上10%的可耕地面积养活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这不仅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增长至关重要,而且为世界做出了极大贡献,成功地缓解了一些地区的粮食危机,粮食危机通常是由于粮食减产难以满足人口增长,或者是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增长。

为了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决策者应当适时地审视和加强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扶持政策。据估计,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为了满足对粮食的需求,发展中国家应当学习中国的粮食增产措施。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0-12/04/content_11651979.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社论 编译 刘江波 编辑 吕捷)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日本历史上的那些著名艺伎
在三百多年艺伎发展史上有过许多著名艺伎,她们中的一些人更是对日本的历史产生重要影响。 >> 详细

论坛
美国顶级奢侈品7大秘密
购买奢侈品是一门综合学科,绝非简单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来看这些“大牌儿”背后的秘密!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