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西班牙空管人员罢工致90%空域关闭|希拉里称国务卿是其最后一份公职|美军神秘无人驾驶飞行器太空遨游半年多归来|
中国日报精选
超国民待遇将取消,外资应着眼新机遇
2010-12-01 07:14:08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2月1日报道:随着从周三起中国对来华投资外商加征两项税款,中国境内所有内外资企业全部税制都已实现平等,外商不再享受“超国民待遇”。

然而专家和企业界告诉《中国日报》,这也意味着,外商投资不能再只把中国看作一个低成本的制造基地,而应更多关注于中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新机遇。

根据国务院新规定,从12月1日起,外资企业的月度财务报表上将出现两个新的科目: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税。

尽管这一政策意味着外企在华业务运营费用将要上涨最多10%,分析认为新政对中国的外商投资状况影响十分有限。

“我不认为新政会对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情况造成负面影响。”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说,“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国内消费增长很快,这使我们能够保持对外资的吸引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认为,除了税制,决定一个国家成为投资目的地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具有相当规模的消费市场,充足的人力资源和告诉增长的经济。

改革开放早期,中国为吸引外资对其实行“超国民”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推动经济发展。在过去几年中,这些优惠的待遇正在逐步被免除。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去年同比增长16%。截止十月份,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已恢复经济危机之后连续十个月的正增长。

欧洲商会表示,中国逐渐对外企、国企实行同等待遇说明了中国投资环境正在变成熟,欧洲的公司已对此做好了准备,并不打算抱怨什么。欧洲商会的发言人表示将会密切观望中国对外资开放的下一步政策走向。

欧洲商会六月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其70%的成员公司认为中国是他们未来五年内最想投资的前三名国家之一。

事实上,外商对在华投资环境的变化抱怨由来已久。2007年,中国开始对境内外企业征收相同的25%的所得税。在此之前,外商只需缴纳15%的所得税,低于中资公司18个百分点。这次调整被认为是中国改变外企超国民待遇的转折点。

今年四月,中国发布新的外商投资指导意见,鼓励外商在中国中西部投资高科技产业和服务行业,取代以前投资最多的制造业。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12/01/content_11632957.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丁清芬、李方方、周思谕 编辑 潘忠明)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日本历史上的那些著名艺伎
在三百多年艺伎发展史上有过许多著名艺伎,她们中的一些人更是对日本的历史产生重要影响。 >> 详细

论坛
美国顶级奢侈品7大秘密
购买奢侈品是一门综合学科,绝非简单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来看这些“大牌儿”背后的秘密!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