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0月15日言论版文章:每年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和医学奖项公布后,中国媒体都会问,中国人何时能捧回诺奖。尽管诺贝尔奖的权威性毋庸置疑,但并不能以此作为评价中国科研水平的标杆。
我在北京的教育机构工作十年有余,中国同事经常疑惑地问我,中国人怎么老得不了诺贝尔而奖呢?他们说着说着就把话题扯到了那些获得过诺奖的海外华裔科学家身上,无非是要证明,中国人的智力绝对没有问题。
中国的教育科研系统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这些机构缺少,也不鼓励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我曾对清华大学的同事说,如果爱因斯坦在一所今天的中国大学工作,那么他很可能只是个花匠,因为他与这里的体制格格不入。不等同事回应,我就又引用我的个人经历证明我的观点,我曾在一个由31人组成的班里问学生,多少人是左撇子,我本以为大约会有6个人,也就是19%的人举手,但竟然没有一个人表示他是左撇子。问题就在于此,那些天生左撇子的学生可能早已经被现实改造了过来。
同样的现象在中国比比皆是,中国人应该从中有所感悟,中国才能有更具创造性的科研和实质性的科技进步。首先,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一般都是在开创性研究完成十几年后才颁发给那些科学家的。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科研活动1980年代才刚刚起步。其次,中国1980年代及1990年代第一波科研活动大都从一个较低的水平起步,填补某些领域的空白。而国外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已经领先中国多年了。因此,在中国人看来一些很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在诺贝尔奖委员会那里并不算什么。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恩曼(Richard Feynman)在1965年的一席话正中要害,他说,物理学和化学从完成了从原子到质子再到夸克的结构性演进,在此基础上,任何可以获得诺奖的研究必然是一些复杂的、费时费力的苦差事。从最近几次获奖者的年龄就可见一斑。今年三位化学奖得主年纪分别为80岁、79岁和75岁。两个物理学奖获得者年轻些52岁、36岁,但去年三位物理学奖得主年纪为86岁、80岁和77岁
中国科学家应该乐观地看待未来。诺贝尔评审委员会表示今年的物理学奖颁给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两位科学家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Konstantin Novoselov),是要表扬两人在石墨烯研究领域的贡献。两名科学家在04年共同发现石墨烯,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晶体,是世界最薄和最坚硬的材料,也是一种良好的导体,可以导电和传热,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可以用来制造轻触式屏幕,灯光板甚至是太阳能电池。与目前电子产品常用的材料硅相比,石墨烯更加优胜,有助制成运算速度更高的超级电脑。有分析认为,石墨烯有望取代硅从而引发一场电子工业革命。这表明物理学奖更注重应用型研究,而不是抽象的理论探索。
今天的中国政府、企业及遍布全国的数百个实验室都鼓励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像爱因斯坦那样的“叛逆者”在当下恐怕再难靠单打独斗取得成果。科研团队如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这些团队是由科学家、工程师和管理者有机组成的复杂体系。正是依靠团队,中国第二次探月计划才得以顺利实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体现了中国在外太空研究领域的科研实力。或许,这些科学家单独拿出来并不算杰出,但一旦把他们组织成团队共同攀登科学高峰时,他们的优势也就得以显现。
《纽约时报》知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最近写道,中国已经完成了四次“探月发射”,他解释说,每次“探月发射”都代表着一次25年的跨越,需要数十亿美元的投入和大量开拓性研究、开发和实施工作。除了航空领域,他言及的还包括,中国新建的机场、高速列车、电动汽车(包括充电设施)等国家项目。中国在生物科学方面富有远见卓识的投入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中国科研机构斥巨资购买了美国的128个DNA序列,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两个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和医学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而言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中国今天取得的科研进步展现出的内聚力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作者为 澳大利亚学者John Coulter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