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9月7日言论版文章:美国近来在东亚自编自导自演的“闹剧”,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其实,剧情并不复杂,主题十分明显。“作者”心中既怀着习惯性的“霸气”,又信心不足,担心“无可奈何花落去”。它为了稳固和提升在这一地区的地位,并寻找“新的伙伴”,需要虚构一个吸引人的“大局面”。因此,便不择手段地向中国脸上抹黑,歪曲中国有限的军事现代化战略目标,以及中国关于领海国家利益的基本立场,挑起和扩大纷争,制造它可资利用的“适度紧张”,充当“保护神”。
在这方面,美国一些主流媒体表演得十分精彩。它们大量散布新形势下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傲慢论”,说什么中国“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低估了美国的实力”;外交上“行为不慎”,军事上“咄咄逼人”。它们最新的“一招”是:现在日本、韩国、和东盟,特别是韩国和越南,对中国的“威胁”越来越感到“不安”和“愤怒”,中国后院起火了!个别不明事实真相的海外华人学者也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后院”为什么频频起火?他们认为,“在中国看来”,“一个针对中国的美、日、韩同盟似乎越来越显性化”,“互为敌人的越南和美国,也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准盟友”。
所谓“后院”,这是美国字典里面的东西,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时代的产物。很早以前,美国就有个所谓“门罗主义”,把整个拉美地区视为美国的势力范围,不容他人染指(更不用说“侵犯”了)。这以后,美国就经常以其“后院”之心度他人之腹。争来争去,无休无止。现在,美国新保守主义理学家们恨不得把整个世界(不管是那个地区)都变成他们的“后院”。
但中国并没有什么“后院”,也从来不想搞什么“后院”。中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不赞成“后院说”,也绝不会像米尔斯海默先生说的那样,一旦强大起来,就将像美国一样,使用理想主义的辞令来描绘中国的外交政策;也会像美国一样,最大限度地占有世界权力。中国有的只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友好邻邦,以及与东盟的“10+1 ”、“10+3”和中日韩三边合作机制,还有“上海合作组织”、中俄印三国合作机制。这些机制和组织都是开放性的,都是以平等互利和合作共赢为己任,而且不针对第三国,不搞结盟。至于中国同一些东亚国家的矛盾(包括领土主权的争议),很多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地缘政治关系中难以完全避免的分歧,中国同有关国家已经并将继续探讨公平合理的解决途径,美国大可不必杞人忧天,更不必兴师动众,人为地制造“敌人”或“潜在的敌人”,把自己打扮成“护花使者”。明明自己是在推行新形势下的“亚太门罗主义”,公开宣传要维护和加强在这一地区的“领导地位”,不允许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挑战它的权威,却硬要把这个“桂冠”戴到中国头上,好像中国也在搞什么“亚洲门罗主义”。
东亚很多国家(包括韩国和越南)都需要美国的合作和支持,甚至某种大国力量的平衡,但它们不会、也不可能与美国联手“威胁中国”;中国也欢迎美国到东亚来发挥积极作用,但不会、也不可能与美国两家(所谓G-2)“共享亚太的天空”。“亚太的天空”应该由亚太国家共享。“东亚的天空”应该由东亚国家共享。美国如果要加大对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的投入,那很好。但希望它带来的是“合作共赢”的美好愿望和行动,而不是“冷战思维”和“闹剧”;是和平发展的“火炬”,而不是煽风点火,浑水摸鱼。
美国知名人士约瑟夫﹒奈10年前就说过,相信冲突不可避免的想法本身就是冲突的根源,“我们现在若是把中国当成敌人,我们可能就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敌人”。2000年12月初,笔者在华盛顿参加中美日第二轨道对话。当时笔者告诉约瑟夫先生,他的话不错,不过如果加上一句更好。中美两国只有如实地把对方看成合作伙伴,至少是潜在的或可能的合作伙伴,才能真正避免制造一个敌人,而交一个朋友;才能真正消除冷战思维可能造成的两国关系的恶性循环,而代之以良性循环。当时这些话实际上是对行将上任的小布什说的。他上任后,开始根本不听,后来为形势所迫,有些改变。现在奥巴马总统会不会听,不知道。不过,美国最近发布的所谓中国军力报告,虽然没有摆脱冷战思维和霸权的指导思想,但最后引用奥巴马的话说, “中美关系不可能没有分歧和困难,但我们也并非注定是敌人”。这样的表述,似乎有点靠“边”,值得玩味和观察。(作者 王嵎生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