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月26日报道:近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成为各大媒体热议的话题。
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将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接轨的最早试点之一。
纪念经济特区这一历史性的政策实施30周年,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经济特区应当得到人们的纪念,因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实行的政策都是这一政策的基础上摸索发展而来的。
中央政府逐渐放弃了原有观念,出台了环保政策等的一系列鼓励经济发展的措施。在中央政府的协调下,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商业活动正逐渐向中西部地区的企业转移。
中国媒体高度赞扬第一代建筑工人,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经退休,并且呼呼为第二代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这些年轻的人工作的场所在工厂或办公室,而他们父辈工作过的破败厂区也曾在这里。
尽管爆发了金融危机,在经济特区和其它沿海城市的带领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依旧强劲。同时,在政府前所未有的资金支持和人才吸引计划推动下,中国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一场浩劫之后,百废待兴。中国如此之大,单靠国家的力量难以实现现代化。经济特区作为诸多发展国家经济的策略之一,意在引进国际资本,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今天,中国的早期目标显然已经实现,作为经济特区代表的深圳,从一个渔村发展到今天拥有1500人口的大型工业贸易城市。
由于特区和国际市场更多的接触和直接联系,期间也会经历波澜起伏。有时候,特区被嘲讽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怪胎,对于特区的某些缺陷向来不乏批评。有的时候,手段比较拙劣,特区会遭受充满偏见的无端指责。
但结果表明,波澜起伏并不能阻止特区的发展,反而使其发展的更为健康。但是,对于特区的批评并没有终止过。有人指责特区的发展不考虑社会与公民的进步,这完全是没有的事。虽然特区在经济方面的成果较为引人注目,但这也是社会开放所带来的结果。
今天,在诸多的服务事业发展中,经济特区一致同意开始对学校体制和文化产业进行大胆的尝试与规划。过去,经济特区或许过度倚重制造领域,过分保护本地企业以及大公司(减少外国企业竞争),并且缺少移民限制政策。
类似的改革开放经验已经形成了独有的“经济特区模式”。我们相信,中国会有更多的城市在其未来的发展中效法这种模式。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0-08/26/content_11204549.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社论 编译 赵欣莹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