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月18日言论版头条: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在东北亚和南海似乎正在全身紧逼中国。以“天安舰”沉没事件引发的美韩军演一波接一波,原本宣布不准备进入黄海的“华盛顿”号航母,仍不顾中国的反对参与韩国在黄海的后续演习。特别值得注意的最新事态是,美国与曾经与之血战14年、迄今仍不堪回首的冷战对手越南,也加快了军事接近的步伐,美越军事关系在加快发展。
“乔治·华盛顿”号航母8月8日停泊在距离岘港约320公里的南海海面。多名越南军方及政府高官在美驻越大使的陪同下搭机前往航母参观。与此同时,“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本月中即将抵达越南港口访问。两国海军将进行为期一周的所谓文化交流与搜救等“非战斗”演习。此次美方舰船访越南,是在越战结束35年后进行的,正式名义是纪念美越外交关系正常化15周年。更令人忧虑的消息则是,最近传出美越正在进行核协议谈判。“美国之音”8日发表标题为“东盟与美国互动-抗衡中国”的文章,似乎怕人们看不清这一系列事态背后的战略意图。《华盛顿邮报》说得更明白。8月9日发表题为“担忧中国崛起,东南亚国家增强军力”的文章称,东南亚国家的战略姿态正向美国靠近,以防范中国崛起,应对中国对南海整片水域宣示主权。
美国全身进驻南海争端,并非偶然。这是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国“重返”战略的必然动作。美国国内不乏意见认为,中国利用了911后美国全身心反恐的空挡期扩大了对东南亚的影响。对美国而言,按住欧亚大陆上任何一个可能的挑战对手是其全球战略理所当然的目标,而中国正日益崛起且充满自信,美国尽管遭遇金融危机国力受损,但军力依然超群,心态上对中国绝不会宽心。因此,针对中国当然是美国重返战略的首要地缘政治考虑。而且这一进程的展开已有些时日。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代表美国政府与东盟国家外长签署东盟要求了17年的《美国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被认为是美国重返的战略性外交决定,东盟-美国开始举行双边年度峰会。与此相适应,美国对越南,对缅甸关系都有新发展,刚在越南河内结束的东盟地区论坛会议上,美国被正式要求加入东亚峰会。美国军事重返包括越南在内的东南亚,正是这种诉求日益迫切的表现。
《华尔街日报》、《新闻周刊》等媒体近期纷纷发文,宣称美国需要确定“对华新战略”,而这一战略的“起点就在南海”。中美角力被抬高到决定世界“未来统治者”的高度。美国参议员约翰·麦凯恩曾说过,中国崛起是美国的“头号安全问题”,一个强大而独立的越南对东南亚地区均势至关重要”,因此拉拢越南成为制衡中国的战略新支点符合美国的安全利益。越南真的会倒向美国的军事怀抱吗?从表面上看,面对一个迅速崛起且与之在南海有最大争议权的中国,越南对军事超级大国当然有欲拒还迎的战略心结,它至少可以获得在大国间寻求某种平衡的心理预期。无怪乎加拿大《温哥华太阳报》9日发文认为,美国正在介入南海,这是在越南的促进下发生的。当然,有关国家的一些说词不可能作为我们判定真假的依据。从越南自身与美国的交往经历看,同样不可能公开倒向美国而选择与中国为敌,美越之间能否形成一种准军事同盟关系当然值得观察与关注,其招惹外部势力介入可能的双边纠结的作法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当然,简单盯住西方一些纵容中国周边国家与美国一道对抗中国的言论,只能迷失我们自己的方向与判断。8月9日菲律宾外交部一份声明就有力地打击了孤立中国的论调。菲律宾外长罗慕洛在当天记者会上说,南海谈判应该严格地在东盟国家和中国之间进行,他甚至明确无误的指出“不需要美国和其他任何第三方的介入”。并强调“这只跟中国与东南有关”。马来西亚媒体也发出警告,美国“插手南海只能给这里带来麻烦”。
中国对南海诸岛及附近海域拥有无可的争辩的主权。中国主张根据国际法与南海相关国家通过和平谈判和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彼此间的分歧,反对南海问题国际化。在南中国海问题,2002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该宣言规定,在争议解决之前,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这一宣言得到中国与东南亚各方的认可。
一个崛起的中国理解并尊重别的国家寻求多方位、多元化的外交选择,但会旗帜鲜明地反击任何抱团围堵中国的图谋。旧有的军事结盟游戏今天虽仍会继续,但从国际政治发展看,基于力量均衡与制衡理念的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并不适应发生巨大变化的世界现实,且不说冷战后军事同盟出现破绽与漂移、美军事存在与影响在日本、韩国和菲律宾等均遭遇民众反对。世界发生的变化就在于全球化。全球化改变了国家关系的模式,相互依赖远非冷战时期可以想象。即使对中美两国关系而言,也远非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可比较,经济上的深度捆绑加强了双方相互依赖与共生的性质。
美国高调介入南海问题、毫无顾忌地卷入中国周边制造磨擦与纷争,为的是美国全球霸权而非个别国家的利益,遏制中国的图谋毕显。但中国崛起是一个历史进程,不可阻挡。一个崛起的中国在世界上的活动半径当然会扩大,面对美国的紧逼,中国当然要有自己的红线,这就是中国核国家利益不容侵犯并要求得到尊重,这也是2009年11月奥巴马访华时中美两国达成的《中美联合声明》所做出的承诺。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之路,奉行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外交,将坚定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而美国高调介入南海挑起新的紧张,无助于地区安全形势的改善,对中美两国和亚太地区均不是福音。中美两国应建设性地着眼考虑如何和平共处而不是动辄怒目相向的长期课题。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0-08/18/content_11167879.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 傅梦孜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