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英女孩装死被“谷歌街景”收录 引谋杀悬疑|玻璃底板热气球惊现英国!游客踏上尖叫之旅|美科学家调查发现 结婚次数越多越短命|
购买日本国债并无深弊
2010-08-12 06:41:11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月12日报道:如果你在日本搭乘出租车的话,很有可能会看到NHK前女主播久保纯子代言的一则广告:“政府债券值得再看一眼。”

这并不是日本政府债券第一次登上广告牌。早在2005年,日本财政省就开始了促销活动。不过当一位大买主出现的时候,日本媒体和各界似乎并不是特别欢迎。

根据日本最新的官方数据,在2010年上半年,中国购入的日本政府债券总量超过了1.73万亿日元。相比过去,这次中国购买量几乎达到了2005年历史高点2538亿的七倍,迅速成为了日本的第二大债主。

当然,这次购买并不能被看作是中国政策的根本转向。日本政府债券毕竟只占了中国2.4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总量的百分之一不到。

在国际市场上,日元并非投资热门。低利率、低流通性,这一切都使得日元长期受不到包括中国在内的投资者的青睐。虽然没有官方数据,但是许多学者都认为美元资产占了中国外汇储备的绝大部分,相比之下,日元少的可怜。

正因为如此,这次购买才引起了全世界的关心。中国经济学家开始忙于分析购买日本债券的收益与风险,而一些日本人则开始对中国的真正用意表示了怀疑。一位日本网民在写文章时甚至用了这样的标题:“日本也要被中国热钱玩弄吗?”

袁长军,对外经贸大学的一位金融学学者,对购买日本政府债券的利与弊进行了全面分析。他认为,中国可以适当增持一些日本国债,以使自己手中的外汇储备达到多样化的效果。

在任何投资中,风险都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许多人都对投资日元表示了担心,因为日本的负债率是所有发达国家中最高的。根据IMF的数据,日本债务总量已经超过了去年GDP的218.6%,远远高于陷入债务危机的希腊的113%。即使是日本的新首先菅直人也在演说中提到,日本有可能受到债务影响,成为第二个希腊。

但是袁长军认为日本破产的可能性没那么大。与欧美不同,日本的债券大多为国内持有;国外个人与金融机构持有率仅仅为4.6%,远远低于英国的30%,和美国、德国的40%以上。

事实上,日本的金融机构有着很高的信誉,坏账极少。这对于国家金融业是一个极大的支持,袁长军指出。此外,日本巨额的海外资产也为债券提供了保证。

袁长军曾在日本的金泽大学求学,并取得金融学硕士学位。他认为,这段经历也使他更加了解日本和日本人:“日本人的忧患意识极强,因此他们特别强调可能的风险。”所以他认为中国应当正视风险,但不可因噎废食。当前中国购买的绝大多数是短期债券,风险就更低了。毕竟,日本与希腊是不同的。

收益是投资的另外一项考虑。与欧美相比,日本政府债券收益率很低。10年期日本政府债券的利息率还不到1%,而美国的则 是3.6%。此外,日元对美元已经长期升值,日本政府有可能会动用手段干预汇率,以稳定经济。这样,购买日本政府债券就牵涉到另外一项风险:资产有一定的可能会缩水。

袁长军认为我们应当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另外两大金融产品,美元和欧元,同样有这个问题。为了走出经济危机,美国印刷了大把的钞票 – 袁长军说那简直是“用直升飞机抛洒美元”。长此以往,美元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那时候,持有美元资产的人们将不得不看着他们的资产在无形中减少。

目前中国持有者大量的美国债券,我们应当想起那句著名的投资警句:“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作为中国海外投资的管理单位,中国国家外汇储备管理局最近也提出了多元化降低投资风险的战略。目前欧洲正忙于处理主权债务危机,袁长军认为日元是个相对不错的选择,至少在短期内是如此。

增持日本国债要面对的最后一个问题并不是纯经济的。当日本政府要员们忙于推销国债时,许多媒体对中国的真实意图表示了怀疑,害怕中国有可能大量抛售手中的日本国债 -- 那将会给日本经济带来重大打击。

袁长军认为这一举动不应当被政治化解读。“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回报”,他指出。而且购进日本国债也可以促进东亚经济一体化,这对日本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经济一体化要求两国之间经济上紧密交流与合作,而中国增持日本国债的行为将促进这一进程向前发展。这也是中国增持日本国债所带来的另外一项收获。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0-08/12/content_11141893.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张周项  编辑  潘忠明)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探秘全球迷人水下洞穴
英摄影师法尔周游世界,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潜水员穿越全球最壮观的水下洞穴的探险过程。 >> 详细

论坛
中国十大非主流景点
你知道“世界最大民族博物馆”、“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在哪里吗? 来看看答案吧。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