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英零售巨头推出迷你生菜 方便单身族|米歇尔携女赴西班牙度假预定30多间房|印尼国会电视突放色情图片长达15分钟|
西部大开发需严格保护生态环境
2010-08-04 06:58:21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月4日报道:我想谈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西部大开发十年的进展,第二想谈一下未来十年的走向,最后谈点建议。

西部大开发是过去十年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的战略选择。当时东部需求不足,环境污染严重,资源价格上涨,中国经济面临如何实现第二轮发展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以及我国社会发展阶段和综合国力提升,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提出这个战略应该说是符合科学规律,首先符合经济规律,经济学讲的经济增长是非平衡性的,某些地区率先增长,其他地区跟上。所以西部大开发是符合经济学规律的战略。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大概有这么几个大的进展:

首先是生态环境取得了极大的改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三北防护林带、天保工程等建设使西部的植被和生态得到了大大的修复,环境污染也得到了治理。

第二,西部的基础设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如甘肃原来高速公路只有几十公里,现在则有2000多公里并跟全国的干线连成网,包括若干支线机场在内的一批重要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之中。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线路相互连接。此外水利设施、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都有了显著的发展,通讯网几乎覆盖到了绝大部分西部地区,农村家里都通电话。

第三,教育、文化方面,应该说通过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和一些对口支援、希望工程等慈善募捐活动,西部的教育从校舍到师资到学生的入学率都有大大提高,对西部的人力资源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化事业也快速发展,如大梦敦煌、孔雀舞等一些西部特有的文化资源实现了产业化。

第四,特色产业不断成长。特色产业是发挥西部的能源、矿产、旅游、文化等资源优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支柱产业。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的开发以及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金沙江上游的大型水电站。近十年是内蒙古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段,在去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也保持GDP两位数增长,内蒙古经济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优势资源开发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另外还有陕北的煤,甘肃的有色金属和能源及绿色产业开发,云南、西藏的旅游开发,以及西部装备制造业在全国都有重要影响,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全国名列前茅。

第五,对外开放有了长足发展。西北内陆地区通过陇海-兰新铁路,高速公路,航空运输,以天津为出海口向东开放;以阿拉山口等口岸为窗口向中亚和欧洲开放;西南以北部湾为出海口向东南亚和南亚开放。西南、西北通过交通干线连通,全方位对外开放。西部地区的劳务输出在国内2亿多的流动人口里也占了很大的份额,一些西部地方的建筑公司到非洲承包国家铁路,国家体育馆等重大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尽管取得了上述成绩,但是西部地区和全国比还存在发展阶段的落差。尤其是东部地区已经整体达到了工业化的后期阶段,有些地方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正在向生态文明阶段迈进。北京、上海有些指标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其他沿海地区也已经过了工业化起飞阶段,正在加速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而西部地区很多地区还没有摆脱贫困,有一些农牧区还停留在农牧业社会发展阶段。西部的一些高原山地自然环境艰苦,一些少数民族依山傍水建立山寨,从旅游观光来看是不错的,但是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角度讲,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难度较大。

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差距较大:

一是社会经济的差距很大。东西部农村差距更大,甘肃城市人均纯收入是东部地区的71%,而农村的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东部的51%。如果以未来十年内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实现人均GDP3000美元,住房、绿地、医疗、就业、保险等服务要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为目标,恐怕西部许多地区还力有未逮。

二是环境恶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江河上游都在西部地区,没有西部的生态环境屏障,全国的生态环境安全就难以保障。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城市环境问题,西部一批资源型城市污染严重,青藏高原地区开发黄金、矿产,把河床挖个底朝天,破坏了河流生态环境。此外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沙漠化等问题仍然非常严重。河西走廊绿洲北部阿拉善地区的腾格里、巴丹吉林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已经开始合拢,沙进人退,绿洲缩减,绿洲文明和西北交通大动脉面临被沙漠淹没的危机。长期以来环境治理存在“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缺乏对祁连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统的统筹治理,长期延续资源型的经济结构和传统粗放的发展方式,大规模发展传统农业,开垦绿洲,大量开发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天然绿洲植被死亡,土地沙化,生态恶化。

三是观念理念落后,机制体制滞后,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甚至有些地方领导认为内陆欠发达地区不需要发展循环经济,即便知道这是中央的政策,如果没有看到现实利益,就不愿付诸实施。

四是缺乏人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由于环境差、工资低,西部的人才都流向东部,留下的人才有的也因缺乏良好的成长环境而存在浪费现象,如大学生回去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未来十年我认为西部地区不能够照搬东部或者是中部地区的模式,要走出一条超常规跨越式生态经济发展道路,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按照常规发展路径,西部在未来十年时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很大的难度。实施超常规跨越式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把西部地区作为一个整体,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系统的优化和发展。

首先要继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实现自然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推进经济系统的生态化和绿色化,走绿色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牧业,生态工业还有生态型第三产业应该是西部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大力培育绿色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森林碳汇产业,不断壮大能源、原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要把大旅游作为动力产业,把景点、饭店、旅行社业作为旅游主导产业,联动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森林生态旅游以及一、二、三产业,形成一个大旅游产业体系,实现文化、生态建设以及交通干线枢纽和旅游的联动。

其次要大力发展西部文化产业,西部是文化民族的摇篮,伏羲就诞生在甘肃,农耕文化的始祖、中医的始祖都诞生在黄土高原的庆阳,中华民族经典文化——大地湾文化诞生于7800年前的黄河上游流域并逐渐向下游和长江流域扩展。西部原生态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多彩多姿,实现它产业化前景很大。

最后一方面就是要在政策和对策上来一个战略性的转变。第一,要制定优于东部或者是中部地区的优惠政策。现在西部政策跟全国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比如说投资政策、资源政策、税收政策等都基本一样。未来十年要实施比全国优惠的西部开发新政策。

第二,必须尽快建立西部生态补偿机制并采取有力措施落实政策,科学评估、动态监测西部生态资产,按照每年产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国家和中下游进行生态补偿。

第三,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借鉴国际经验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和政策。在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中,西部许多地方被列为限制开发区或者是禁止开发区,西部人认为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西部的发展权,尤其是民族地区意见大。所以如果说财政转移支付政策跟不上,就会出现社会不稳定,全面小康社会也实现不了。

第四,建立健全资源税政策,向资源开发型企业收取一定的资源税用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恢复及重建。这是调节西部生态经济关系的重要杠杆,但目前资源税的征收额远远不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提高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征收标准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率,建立矿业企业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责任机制。建议中央将西部地区重点区域上缴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全额返还地方,统筹用于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的生态治理恢复和发展;把征税标准由产量改为储量或价格。同时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并对处于垄断地位或不可再生的资源较大幅度提高税额。

第五,完善国家与资源属地的利益分享机制,加大对西部地区政策倾斜。借鉴国际国内的经验和做法,建立资源可持续发展基金、资源富集区社会转产基金和生态恢复基金、地质环境保证金等;妥善处理企业所得税总分机构纳税问题,实现资源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六,更加严格地保护西部生态环境。我建议在生态环境非常敏感、脆弱的地区,要尽快建立国家级生态特区。例如,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建立生态特区,大力治理沙漠化,把沙漠源头遏制住,同时在城镇和条件好的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富地富民,河西走廊绿洲还有东部地区生态安全就会有保障;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黄河水量在此增加了52%以上,像玛曲、碌曲和四川若尔盖等地区作为黄河母亲河的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应该建立生态特区,依靠国家的特殊政策和生态补偿、转移支付,重点进行湿地保护,退牧还草,流域生态修复,禁牧限牧,草场沙化治理以及生态移民等系统工程就能使该区恶化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和重建,确保母亲河绿水长流。现在白龙江上有32个水电站,有的小水电站导致3公里河床干枯,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建立生态特区是重要的政策,要实施 “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保护”等环境保护政策。

最后,有必要实施特殊的西部人才政策。在引进人才方面要制定优惠的政策,就是吸引东部人到西部地区就业、创业。首先提高工资待遇,行政待遇、福利待遇都要高于东部地区。尤其是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艰苦地区的人才政策更要有特殊的吸引力,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去创业。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0-08/04/content_11090334.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基地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董锁成 编辑 裴培)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看全球身怀绝技的恐怖男女
国外高手摆出高难度动作堪比特技明星,他们身怀绝技,有些动作相当恐怖,胆小勿视! >> 详细

论坛
追踪全球十大被掠文物
想知道将会有哪些原因引起新的被盗文物的争端吗?去伊拉克国家博物馆看看便会知道了。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