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7月23日发表专栏文章:异常的高温席卷了世界各地,从纽约到巴黎、柏林,从莫斯科到北京、上海,使得最近召开的各种论坛、研讨会及国际会议,气候变化又成了炒得火热的话题。
上周,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上,就有人向我提问说是不是现在关注气候变化的活动有点太多了。
其实,早在去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同样的问题就已经提出来了。那时就有人质疑5万多的代表、记者、关注气候活动分子和观察家们齐聚哥本哈根,在会议期间大约排放了46,200吨的二氧化碳,真的对气候有益?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很少露面的是那些真正在做事的人们。他们正在建设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电力项目,以减少我们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媒体炒作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的时候,也不听听这些人有什么说法。
这些人真的十分忙碌,没工夫去管媒体对他们的工作说什么。
本周二,我去了华北电力设计院,拜访了新能源部的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田景奎。他告诉我, 他和他的同事们正忙着准备下月要拿出来的9个光伏项目的招标书。
在以前,田总和他的同事们做一份风能或是太阳能项目的标书大约要花2、3个月的时间。他告诉我说,“现在,我们一个月里要对9个项目进行投标。”
当我们穿过一间间办公室时,我看见工程师们正忙着绘图、汇总气象数据。他们很多人都晒的黝黑,显然是经常出野外。
自从这个部1996年成立以来,田先生和他的同事们的足迹就遍及各地的高山、牧场和海岸。他们协助在北京建设了中国的第一座风能发电厂。2002年,他们拿出了第一份关于风能的综合报告,确认了在中国北方适于建设风能发电厂的地点。
截止去年年底,整个部门有60多名工程师,气象学家及其他方面的专家,在北京、内蒙古、宁夏以及全国10个省为70来座风能发电厂做了大量工作。
田先生和他的团队不单在风能发电的设计、建造走在全国前列,他们也在太阳能和生物燃料发电方面进行探索。他们已经为24个光伏发电项目做了可行性研究和设计,另外,目前在黑龙江建设的一个电厂利用农作物秸秆做燃料。
顺便说一句,我注意到做新能源项目的很多工程师以搞传统火电起家,转而引领国家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他们现在对清洁能源是情有独钟。
上海东海风电公司总经理朱开情负责建设、管理的位于上海的中国第一座海上风能发电厂。他上世纪70年代参加工作,那时全国正欢庆125,000千瓦机组发电。今天,中国正在拆除这些小功率发电机组,代之以更大,更清洁而且功率更强大的机组。
朱先生和田先生都承认在他们的工作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都是在意料之中的。值得庆贺的是,他们正努力在新项目中解决好这些问题,提高功效并减低成本。
他们的“能做”精神为环境做的奉献,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比那些吹毛求疵地评论气候变化会议的数量来说,有意义多了。
要是想到2020年时,在中国做到将每GDP的碳排放减少到40至50%,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这种“能做”精神。
这项工作关系到我们的未来,而且迫在眉睫。就像朱开情总经理对我说的“我必须给我的孩子, 我的孙子们留下一个清洁的世界。”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07/23/content_11039071.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是中国日报专栏作家 黎星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