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7月22日报道:7月19日,两年一度的范堡罗国际航空展在英格兰南部小城法恩伯勒拉开了帷幕。在参展的1400多家展商中,余志罡作为展会上唯一一个以个人名义参展的中国飞机引擎制造者,显得那样与众不同。
有别于其它组团参展的中国国有民用客机制造商,余志罡独自一人代表自己的北京余氏飞机引擎公司来范堡罗参展。
现年47岁的余志罡是北京人。他说,“我的公司只有一个人,就是我自己。”
作为世界最大的航空展,也是世界最具代表性的航空业盛会之一,范堡罗国际航空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展商,他们为参加这次航空展着实花费不少,许多中国展商甚至投入巨资租赁核心位置的重大展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余志罡坐落在大厅角落里的展位,简直称得上是本次航空展中最不起眼的一个。
为了这次为期一周的航空展,余志罡花了差不多有4000英镑(折合人民币6114元)。他的展位非常简陋,没有装饰,没有纪念品,也没有公司广告,有的只是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些文件,还有他半成品的飞机引擎。再就是近旁的一台显示器,展示的是他产品简介的5页PDF文件。
余志罡说,“虽然今年年底才能生产出成品,但我对自己的产品很有信心。在我看来,它已经解决了目前市面上所有飞机引擎面临的共同问题。”他将自己的飞机引擎命名为“喷气式动力风扇”,并指出它没有压缩机和涡轮机这两个通常被人们视为飞机引擎关键的部分。
在显示器上展示自己产品的PDF介绍时,余志罡说,“和现有的涡轮风扇发动机相比,我的喷气式动力风扇不仅更加轻便,也更加有力、有效。”
尽管同其它来自世界顶级飞机制造企业的最新产品相比,余志罡的引擎样品缺乏吸引力,多数参观者甚至不会在他的展位前停下看一眼,但还是有些人感兴趣并走上前来。
在他展位前驻足的人,大多来自美国、以色列和俄罗斯,也有一些是重要的飞机引擎制造商。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些人可不是单纯来看热闹的,他们中有些人甚至会和余志罡探讨他的发明。
一个俄国人评价道,“他(余志罡)是个疯狂的人,脑子里尽是疯狂的点子。但有时候伟大的发明正是来源于这些看似疯狂的主意。”
在认真参观了他的发明以后,有的人甚至给余志罡留下名片说,“如果你有什么困难,或许我们能够帮你解决。”
当自己的发明得到人们的赞赏时,余志罡会非常高兴,但也有人一再斥责他为“疯子”。对此余志罡表示,“我只是一个心怀儿时梦想的普通人”。这个梦想,便是自己独立制造一台飞机引擎。
20多年前,余志罡从福建一所大学毕业以后,在澳大利亚攻读了信息技术(IT)的硕士学位。回国后,他在北京一家外企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从事的也是IT行业。
但余志罡却从来没有忘记儿时的梦想。为此,他利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报刊,学习独立制造飞机引擎。
41岁那年,余志罡决定辞去工作,专心投入飞机引擎的制造之中。然而丢掉工作也意味着作为一名孩子的父亲,他没办法养家糊口。
余志罡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几十万元用于制造飞机引擎。为了维持生活,他甚至将自己住的那套几年前刚买的公寓租了出去。现在,他们一家三口和他的父母挤在一套小公寓里。但在余志罡看来,他为制造飞机引擎所投入的一切,不过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自然而然的选择——为理想,不为发家致富。
然而,在过去这些年中,如同所有的科学实验一样,余志罡的尝试经历了多次重大失败。“你好不容易提出了一个想法或假设(关于如何制造飞机引擎的),最终却发现它是错的。”
余志罡说,每一次失败都是他感到最为受挫的时候,但即便如此,他从未想过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也就是在两三年前,他有了制造“喷气式动力风扇”这样一个想法。这一次,他发现自己的假设终于不再错误。余志罡十分自信地说,“我相信我制造的引擎是成功的,并且我认为它解决了目前所有飞机引擎面临的共同问题。”
在同是一位中年“理想主义者”的中国朋友的帮助下,余志罡将自己冰箱一般大小的飞机引擎打包,同机带到了今年在英国范堡罗举行的国际航空展上。
尽管余志罡希望,在参观者中能有人认可自己这项发明的价值,希望自己的飞机引擎能投入使用,但他清楚地知道,这台名为“喷气式动力风扇”的引擎很可能最终仍是一堆废物。
“即使是这样,我也可以接受。”余志罡说,“我只是个普通人,不是什么大人物。我认为自己足够坚强,能够经得起失败。你必须学着接受生活的不确定性,并学会乐在其中。”
这个孤独的、以个人名义参展的飞机引擎制造者说,“等我老了,我应该不会感到后悔。我会对自己说,至少我曾经努力追逐过自己的梦想。”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07/22/content_11033646.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张海洲 编译 赵欣莹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