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英婚龄最长夫妇牵手77年恩爱如初|美国公司推出微电流抗衰老面霜 效果遭质疑|希拉里称女儿婚礼令其与克林顿紧张不安|
乡村路上快乐的绿色自行车
2010-07-20 06:45:19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7月20日报道:一年四季,风霜雨雪,严寒酷暑,在崎岖的东山地区邮路上你都可以见到卫红光骑自行车送邮件的身影。

“我爱这份工作,每天送送邮件,照顾一下需要帮助的村民,”44岁的卫红光说。

卫红光是山西太原东山地区的一名乡村邮递员,他负责的邮政线路上有9个村庄、3万多名农民。从1987年起,这条近60公里的山路他已走了23年。他和他那辆绿色邮政自行车经历了乡村路上的崎岖坎坷,见证着邮政服务和村民生活的改变。

卫红光出生在山西沁县的一个小山村。身为军人的父亲常年随部队驻扎在外地,童年的他很少能见到父亲。在那个年代,写信是家人与父亲唯一可行的通讯方式。每天,刚刚上小学的卫红光都会去村里小卖部看看父亲有没有来信。邮递员通常会把全村的信件都放在小卖部。

“每次看到穿绿衣服的邮递员,或是他那辆绿色的邮政自行车,我都高兴的不行,因为他可能带来了爸爸的消息,”卫红光回忆着儿时的快乐时光。“那时我就想,要是我也能做个邮递员,穿上那身绿衣服,该有多威风。”

尽管父亲直到去世也没能回到家,卫红光从儿时起就梦想着当个邮递员,梦想着能骑上那辆绿色自行车。

21岁时,他离开家来到省城太原,在郊区的小邮局里干上了乡村邮递员的临时工,没想到一干就干了一辈子。

每天清晨,卫红光骑着那辆绿色自行车离开邮局,后座两边挂着两个重达70多斤的大邮袋。邮袋里装着一千多份各种报纸和七八十份信件,后座上面还绑着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包裹。骑着这样的自行车,需要杂技演员一般的高超技巧。

山西位于多山的黄土高原丘陵地带,卫红光所走的邮路,多是崎岖不平,沟沟坎坎的土路。在坡度大的地方,他不得不推车行走,甚至扛着自行车和全部邮件翻过小山。再加上中国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家庭没有信箱,他需要敲开每个顾客的家门,把邮件送到顾客的手里。

这意味着卫红光每天要上下自行车至少200次,每两个星期就要更换一次磨损的车闸,每三个月就要换一次补了又补的车胎。

23年,他骑坏了10辆自行车。

“当上邮递员才发现,这个工作非常辛苦,”卫红光一边说,一边在山坡上一片空地的树荫下休息。

这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在去下一个村子送信之前,他停在路边享用这顿并不丰盛的午餐——两个饼子一瓶白开水。这样的午餐他已经吃了23年。

“尽管辛苦,但我还是喜欢这份工作,”他咧着嘴笑笑说。“我考虑过换工作,但那些工作我都不喜欢。”

太原市邮政局收投服务局解放路分局局长彭素梅告诉记者,我国百分之九十的邮件都是邮递员骑自行车送到家家户户的。除了那些太大和太重的由汽车送达的邮包,包括卫红光跑的邮路在内,解放路分局所辖的20条邮路上几乎所有的邮件都是通过自行车投递的。

卫红光一周工作六天,只有周日能休息,甚至是春节都不例外。他一个月收入900元。

他的脖子和腿上有不少伤疤清晰可见,那是他多次雨天失足滑下山坡、被村民的狗偷袭时留下的“纪念品”。

卫红光和他的同事们并不是个个都像运动健将,但他们晒得黝黑的皮肤和敏捷的动作也让他们异于常人。

“当我把邮件送到村民手里,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付出的一切都值了,”他说。

在卫红光投递邮路最远的西岭村,曾经十几年只有一户人家订了一份报纸,山西法制报,其他信件很少。为了送这份报纸,他每天要多花两个小时、爬两座山。

“我们是村里唯一的报纸订户,起初我们没想到卫师傅能坚持每天送报,”40岁的村民胡林凤告诉记者。“是他的坚持,让我们一订就订了十几年。”

胡林凤说,村里近些年订报纸的人越来越多。像很多人家一样,胡林凤和她丈夫今年也给自己的孩子买了电脑、接通了互联网。“尽管通讯越来越发达,但我还是喜欢看纸质的报纸,”胡林凤说。

和其他邮递员一样,卫红光送信时常会遇到“死信”。按照规定,这些收信地址不明的信件可以退回给发信人。但是卫红光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对邮路的熟悉,工作至今没有发生过一封“死信”。

他还自愿代村民购买化肥、种子、药品等生活日用品,再把这些东西送到村民家里,不收一分钱。

“卫师傅是个好人,村民们都信任他,把他当自家人,”长沟村55岁的村民王辅本告诉记者。王辅本幼年时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右臂,卫红光义务为王辅本开的小卖店进货二十多年,解决了他行动不便、进货难的问题。

“这对我来说就是顺手的事,但可以省去村民们不少麻烦,”卫红光爽朗地笑着说。

卫红光从事邮递员23年来,累计行程超过40万公里,投送报刊邮件900多万件,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丢过一件邮件,没有发生过一例用户有理由投诉,投递邮件准确率百分之百。

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我小时候,人们和外界唯一的沟通方式就是写信。随着手机和电子邮件的流行,现在写信的人越来越少了,”卫红光无奈地笑笑。他现在投递的多是银行对账单、商业信函和越来越多的订阅的报纸杂志。

“科技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我并不担心。”

他所担心的是邮递员这一古老职业的未来。卫红光的同事多是中年人。

“因为太辛苦又挣得少,当地的城市居民没有人愿意干邮递员。许多外地青年来应征,但干不了多长时间也就离开了,”他叹着气说。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07/20/content_11021930.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兰天  编辑  潘忠明)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全球10大奇特的国际集会
新加坡有国际厕所峰会、拉斯维加斯办名人模仿大赛,还有恐怖集会,看看全球十大奇特集会! >> 详细

论坛
全球即将消失的10大建筑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