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4月20日社论文章:如同两年前四川省的汶川大地震一样,4月14日发生在青海省玉树的地震同样是无情的。但是香港志愿者黄福荣的去世传达出一种讯息:在玉树县的救援工作中,许多人表现出的利他主义精神显示出一线希望,激励我们面对自然灾害,并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如果他不回去解救被困在一个倒塌建筑里的三名学生和一名老师,黄福荣就可以活下来。他两次冲进建筑物去救人,直到他自己被困其中。黄福荣曾经说过,如果他作为一名志愿者而献身,那将是“天堂的幸福”。
作为一名香港来的卡车司机,当玉树地震发生时,他已经在支援一所学校。2002年,他花了几个月时间徒步从香港到北京,为中国的一个骨髓库进行募捐。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他也运输救灾物资以帮助受灾者。
像其他志愿者一样,黄福荣认为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为他人服务的多少。
自从汶川大地震以后,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数量都在增加。地震使更多的人意识到人与人还是需要相互的帮助,这样世界才会成为更美好的居住之地。
中国不到两年就发生两次特大地震,而产生于其中的志愿者精神可能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进步之一。
可以相信,除了应对自然灾害时的救援工作,这种志愿者精神会延伸到更多的领域。当然,我们仍然需要更好的机制来鼓励和支持志愿者行动。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04/20/content_9750011.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