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三足鼎立谁得天下? 英大选候选人简介|英国5名游客被倒挂世界最陡过山车上20分钟|毕加索名画又刷记录 拍出上亿美元|
城市发展 低碳先行
2010-03-18 07:05:48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codebase="http://activex.microsoft.com/activex/controls/mplayer/en/nsmp2inf.cab#Version=6,4,5,715"

standby="Loading Microsoft Windows Media Player components...">

pluginspage="http://www.microsoft.com/isapi/redir.dll?prd=windows&ampsbp=mediaplayer&ampar=media&ampsba=plugin&"

name="MediaPlayer" volume="80" autostart="0">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3月18日报道:城市应当高度重视低碳发展。今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所以城市的任何变迁都在很大程度上对低碳能源的使用有着巨大影响。城市为人们提供了创新的动力,改善了生活条件,并且是人们消费的主要场所。在这些因素促使之下,人们期望改善交通、住房水平,提高与健康、环境相关的效率,提升生活质量,这些需求与建设低碳城市的精神相契合,这就要求我们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但同时,与低碳城市相反,城市也可能成为毒气蔓延、危机四伏的地方。这样的城市毫无效率地扩张,政府决策腐败,出行只能依靠私人交通工具,供水、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不到位,城市形成独立的富人区和大面积的穷人生活区。世界上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遇到了这些问题,因此在城市发展中要为未来发展留有规划余地。或者我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进行重新规划发展,把城市建设成可持续、低碳的家园。

虽然中国在建设可持续、低碳城市方面很有优势,但也面临着实际的困难。中国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城市化的速率太快、绝对数字太高。中国环境发展与国际合作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未来30年,将有3亿农村人口将涌入城市。

第二个难题就是中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将有大量的基础材料投入。从钢梁、水泥到铝制品还有其他的城市基建和楼房建造中所用到的建设材料,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会产生较高的碳排放。尽管这些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中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必将伴随较高的碳排放。

第三个难题是中国私家车数量的控制。只要看看北京或者上海,就足以让你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想一想,再过10年或者20年这个问题将会发展到何种程度,考虑一下这期间汽车、道路建设和目前已有的公路里程,然后推而广之到中国所有的大中小城市。

中国面临的最后一个难题是能源消费模式所带来的挑战。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调查人员发现,虽然现在中国城市人口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在能源消费和其他资源的使用方式上与西方人基本相似。但是,如果这部分人的能源消费模式变成中国的主要能源消费模式,那么中国构建低碳城市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还有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在所有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要有与低碳城经济相配套并且严格执行的规章制度。这意味着不仅承包商需要转变思想,城市建设链条中的各个环节的负责人都需要转变思想,包括城市管理者、规划者、设计者、工程师还有原料提供商和制造商。

需要强调是,虽然资金在城市建设中比较重要,但并不是最主要的部分。构建低碳城市依赖于合理的规划、设计以及实施,通常这样可以节约城市建设支出。

在西方国家费尽心机想降低消费水平的同时,中国城市居民却依然保有节约和节省的观念。中国城市的密度越来越高,尤其和美国一些地域辽阔的城市相比。低碳城市建设重要的一项就是让人们保持一般的物质需求,同时给人们提供能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容易获取的公共产品。

为了通过超低碳设计的测试,中国应该对引进国外城市建筑设计、规划保持警觉的态度。反而应该制定一套严格的低碳标准,包括在建筑物的规划建设、交通运输和集中供暖(包括热电共生)方面,此外还应该包括电厂余热回收等方面的一系列低碳标准。这些措施可能会使中国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强于西方国家,因为中国在决策和提供代价较小的低碳措施方面有一系列优势。

来自中央政府的信号尤为重要,很幸运的是,政府在低碳建设上表态明确并且会后续的动作。

对于地方而言,需要了解其他各地低碳建设的进展情况,既包括国内又包括国外。低碳建设方面的实际经验非常有价值。大量世界顶尖城市发展人才涌入中国,这些人不能只停留在北京、上海,或者是东南沿海地区,应该深入各地。各级省政府尤其需要良好的低碳发展战略,以及为地方政府制定切合可行效果良好的目标的能力。接下来各省需要确定培训方法、鼓励机制、规章制度,使得低碳建设目标得以实现。

中国大多数的城市的发展都在于将来。所以,今后10年中所采取的措施至关重要,决定着中国能否创造充足的条件建设低碳城市。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0-03/18/content_9606936.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为中国国际发展与环境委员会的国际首席顾问、中国环境保护部的高级专家ARTHUR HANSON   编译  刘江波  编辑  潘忠明)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最热爱卫生的日本人!
可以没厨房,但不能没浴室——  日本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是最喜爱洗澡的民族。 >> 详细

论坛
世界十大最负盛名的墓地
在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地,住在里面的不仅有死人也有活着的人。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