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中共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蒋宏坤在北京参加两会期间接受了《中国日报》记者的采访。
问: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新的发展阶段,苏州如何增创新优势、再创新辉煌?
答: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苏州先后抓住农村改革、乡镇企业发展、浦东开发开放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等重大历史机遇,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跨越。但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在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程中,苏州的发展不能光靠量的扩张,更要体现质的提升,体现现代化的水平。
三月五日上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也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苏州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高,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协调,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前列。当前,苏州的发展确实到了一个重大的拐点,到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什么这么说?一是从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倒逼转型升级。世界各国都在调整结构,提升经济竞争力,与以往相比,这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影响更深。在这次产业大洗牌中,不转则退,慢转也是退。二是从全国科学发展的态势来看,许多城市都把加快转型升级作为应对金融危机以及增创后危机时代新优势的主攻方向,着力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努力抢占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三是从苏州自身发展阶段来看,第一轮发展依靠乡镇企业,第二轮发展依靠开放型经济,第三轮持续发展的引擎就是科技,动力就是创新。苏州产业和人口密集,环境容量较小,原有的发展模式、资源环境难以承载,要解决好发展空间、资源瓶颈、环境容量的问题,也必须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之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苏州市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培育发展创新型经济摆上重要战略位置,超常规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技术含量的新产业,高标准建设创业创新创优创造环境优良的新城市,大力度集聚具有世界眼光、现代理念、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新人才,努力构筑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城市要素集聚的高平台和人才竞争的新优势,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取得突破,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成为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力争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先机、赢得优势,为全省和全国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问:苏州市加快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目标和思路是什么?
答:加快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发展理念要加快转变,发展路径要加快转轨,产业发展要加快转型。苏州将把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先导和支撑,推动苏州由出口导向为主的外向战略向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创新战略加快提升和跨越,着力集聚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政策、集聚创新人才,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
苏州加快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做到“四个并举”:一是要坚持国际产业循环与国内产业循环并举,把苏州经济开放度高、民营经济活力强的优势,转化到发展创新型经济上来。二是要坚持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举,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大力度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实现由“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转变。三是要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通过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和优化升级,为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拓展空间,加快构建有苏州特色、支撑未来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四是要坚持发展新兴产业与提升传统产业并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动高新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高新化,使苏州的经济结构更为合理,经济稳定性更好。
问:苏州市加快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着力点和抓手是什么?
答:苏州加快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重点工作,就是要围绕六个方面抓好转型升级:一是要围绕新兴产业的做大做强抓转型升级,着力实施新能源(风能、太阳能)、医药及生物技术、新型平板显示和智能电网产业四大跨越发展工程,加速推进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软件、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尽快成为支柱产业。二是要围绕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抓转型升级,加速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现有传统产业的大规模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三是要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抓转型升级,以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为抓手,进一步推动“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着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四是要围绕园区载体的功能创新抓转型升级,加强开发区资源重组、能级提升,通过腾笼换凤、集约发展,进一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水平。五是要围绕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抓转型升级,以国家创新城市试点为契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六是要围绕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抓转型升级,组织实施千人人才计划和“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大力培育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中国日报记者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