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2月15日评论版头条:2009年在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程度好于预期,2010年中国和世界经济复苏均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年末召开的决定中国明年政策取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瞩目。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提出六项要求,在第二项“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中,首次把扩大居民消费和稳步推进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将扩大消费的长期政策赋予了新的内容,这将促使越来越多农转非居民的潜在消费需求成为消费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动力。
首先,大量农村人口是导致我国消费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
长期的二元经济体系,使我国农村经济大大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但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2008年为54.3%,大约有7.2亿的农村人口。大量的农村人口,受低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不健全以及保守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消费支出只限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低水平消费,对发展性和享受型消费很少问津,消费结构升级缓慢,消费增长乏力。与此相对应的是,农民具有比城市居民更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在农村养儿防老、攒钱养老仍然非常普遍。城市化率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消费意愿低、储蓄倾向高减缓了现阶段全社会消费的增速,拉低了整体消费率。
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1990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2:1,2000年扩大为2.79:1,2008年进一步扩大为3.3:1。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4761元,仅相当于城市居民1996年的收入水平,农民收入水平比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落后10年之多。收入水平落后直接影响到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村消费增长与城市差距越来越大。
从城、乡消费品零售额占总消费的比重看,呈现农村比重不断降低、城市比重不断提高的趋势。1979-2008年城市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由32.5%提高为68.0%,年均提高1.9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由1979年67.5%降低为2008年的32.0%,年均下降1.9个百分点。从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来看,农村居民落后于城市的程度远远大于10年。2008年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的拥有量分别为94.4台、45.9台和26.1台,农民彩电拥有量相当于城市居民1996年的水平,农村落后城市11年;洗衣机拥有量相当于城市居民1985年的水平,农村落后城市22年;电冰箱的拥有率相当于城市居民1987年的水平,农村落后城市20年。
其次,放宽中小城市户籍限制,将推动城市化迅速提高,
由于严格的户籍制度和对进城农民的歧视性待遇,我国城市化率提高速度由前几年的1.4个百分点降低为目前的1个百分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该政策将促使农村人口更多向城市流动,迅速推进城市化率的提高。
从发展角度看,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双推进的阶段,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按照钱纳里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率应在36.4-49.9%,工业化后期城市化率提升为65%左右。而在2008年我国工业化中期城市化率为45.7%,城市化仍有4.2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按照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2020年我国将基本完成工业化,如果在未来中国能够保持“九五”和“十五”期间工业化水平的年均增长速度,到2020年我国初步实现工业化没有多大悬念,届时城市化率应提升为60%左右。
再次,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农民永久或暂时进入城市将推动消费持续增长。
城镇化在下一步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动力。初步估算,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有1000多万农民转化为城里人。一方面稳妥推进城镇化,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投资增长,为我国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提供动力。另一方面,城镇户籍是享受教育、医疗、廉租房等城镇公共服务的前提,中央的重大举措,将使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逐步稳定下来,为消费提供较大增长空间。
如果2020年我国城市化率能达到60%左右,那么按照2020年大约14.35亿人口测算,届时要把超出现在2.25亿人的农村人口转向城镇。依照2008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差9700元计算,今后10年由于城镇人口增加,将使居民消费需求至少增加21886亿元,年均增加2188亿元。如果在2008年最终消费中加入2188亿元,可以使2008年消费率由48.6%提高为49.3%,消费率提高0.7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将有所提高。可见,在政策引导下,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农民永久或暂时进入城市有利于扩大消费和减少储蓄,我国消费不足和储蓄过高的失衡关系将得到明显改善。(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 祁京梅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