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场人类文明的饕餮盛宴,也是两岸关系继“大三通”之后进入螺旋上升新境界重要的“典范时刻”,将对两岸关系产生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影响,成为下阶段两岸关系的新引擎。人们普遍相信,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两岸同胞共同见证、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共同成就的两岸盛会,谱写两岸和平发展的新典范。
一、台湾广泛多元参与上海世博
2002年,上海获得世博会的承办权,两岸共同参与、共同分享世博荣光成为两岸同胞、特别是广大台湾同胞的共同心愿。
1、台湾馆曲折中诞生。经过两岸双方有关方面不倦努力,2008年6月台北市确定参与世博会。今年 5月22日,台湾“外贸协会”对外宣布,以台湾馆名义参与世博会。台湾馆建造在世博园A片区,参展主题为“山水心灯”,包含七大内涵:山水剧场、点灯水台、台湾之心、台湾之窗、心灵剧场、城市主题广场以及城市艺廊。
2、台北市“无线宽带-宽带无限的便利城市”、“资源全面回收-垃圾零掩埋”两大主题入选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引领现代城市发展。
3、台商及其台资企业踊跃参与,分别成为高级赞助商、特许商品赞助商、餐饮赞助商等。台湾震旦集团以“中华玉文化”题材获得台资企业中唯一一张企业馆入场券。台湾神达集团是唯一成为世博会高级赞助商的台湾企业,提供GPS定位、导航服务。包括克莉斯汀、元祖食品、真锅咖啡在内的10多家台资企业获选为上海世博会餐饮供货商。
4、台湾文化艺术界积极参与世博会的文艺创意活动。台湾的设计师巫永坚先生为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提供了原创设计,寓意为四海之宝。著名歌星伍思凯为世博会创作了主题歌,歌中唱道:“一天看完宇宙,微笑漫步在五大洲…城市让生活更精彩”。两岸艺术家还将携手创作《城市之窗》的主题秀,以中国传统人文为背景,演绎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此外,包括朱宗庆打击乐团、云门舞集等台湾著名艺文团体,也正在积极争取世博会的演出机会。
5、门票销售已经在台启动,百万台胞将观摩世博。预估上海世博会将吸引100至150万台湾同胞前往世博会参观,台湾青年学生报名参与志愿者众多,网上报名已超过二万多。
台湾各界高度期待参与世博盛会,虽然台湾官方只是有限、低调参与,但民间、企业、艺文界等呈现出全面参与、多元参与、广泛参与、深度参与等特征,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积累新的动能,成就两岸世博盛会。
二、凝聚两岸和平发展的“世博典范”
台湾各方务实、多元、广泛、深度参与上海世博会,力用世博,巧用世博,共享荣光,共同发展,共创和谐,可望谱写两岸和平发展的“世博典范”。其核心内涵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1、两岸共创机会、共同参与、共享荣耀。两岸各方认为,上海世博会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时刻,两岸共襄盛举,沪台相通,互抬声势,共克时艰、共同发展,丰富两岸发展内涵,提升两岸和平发展的境界。
2、理性务实、灵活弹性成为解决两岸分岐的重要法则。上海向来以海纳百川、融汇各方的精神为外界信服。两岸决策高层一切以两岸民意为依归,以促成台湾参与、分享世博荣耀为目标,理性务实面对两岸政治分岐,相互理解、相互捧场搭台,急人所急,成人之美,最终找到为双方接受的参展方案。台湾馆方案,是一种富有高度创意的模糊,在此基础上,充实内涵,提升台湾参与世博会的境界,创造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
3、两岸藉世博平台紧密合作,实现台湾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参与,放大世博平台效应,提升和平发展的新境界,丰富和平发展的新内涵,拓宽和平发展的新领域。上海世博会就是触发两岸关系深入互动的最佳动力磁场。
4、展示两岸现代科技与文明成果。明年的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展示现代两岸文明、两岸共同价值的重要时刻,极大地激发两岸四地同胞的创造力、竞争力与亲和力,将两岸同胞对于科技与人文、城市与现代化的关系,把两岸现代人文关怀演绎得无比深刻而又卓然醇厚。
5、台湾参与世博充满张力,具有可塑性。台湾各方具有无限的创意激情与想象动力,台湾各界蕴藏的活力、能量还有释放的空间,世博会空间广、时间长,可以给台湾各方参与世博提供更广阔的时空舞台,所以台湾参与世博的能量不可限量,形式更为多样,可塑性值得两岸同胞共同期待。
三、力用世博添彩两岸
已故前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最早提出申办世博会,汪老当年告诫人们,办世博会是战略的,管五十年。汪老把世博会看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对上海如此,对中国如此,如今对两岸关系,也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其影响不只五十年。
两岸双方应力用世博、巧用世博、分享世博、成就世博,培植共同利益,形塑共同价值,为两岸共同发展奠定基础。两岸有关部门应充分运用世博平台,放大世博效应,积极摸索一条适合两岸经济整合、人员交往、文化融合、政治互动的新路径、新模式,先试先行,走通便成功。大陆各方,特别是上海方面应该利用世博会的平台,创立具有上海特征、两岸特点、中华特色的先行先试经验,放大世博效应,做好文章,做足文章,做大文章。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向纵深推进,扩大两岸和平发展的回旋空间,凝聚两岸和平发展的“典范时刻”。(上海台湾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倪永杰 编辑 裴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