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9月3日评论版头条: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愿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一、把当前各方面工作进一步聚焦到转变发展方式上来,不失时机地推动经济转型
目前我国经济相对顺利地步入了从“前低”转“后高”的进程,但这种回升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拉动。在反周期的现阶段,投资拉动十分必要,但其他配套措施和改革举措如果没有及时跟进,对于中长期来说,可能会埋下一些隐患。今后几十年,我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关键是要抓住信息时代新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有效应对资源和环境约束,实现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对此,我们现在要特别予以高度重视,不失时机地加以推进。前一段时间,在宏观调控带有“应急”色彩的情况下,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深化改革方面的操作空间相对小一些。当前,既然经济已经出现企稳向好的局面,我们就应该腾出更多的精力、采取更积极的措施,加大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力度,把短期调控政策和中长期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有关实际工作部门应更多地从生产力角度考虑调整结构,从生产关系角度考虑理顺机制,并努力使两者更好地互动。
二、着力推进投资消费领域的制度创新和配套改革,使刺激经济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位、发挥更大作用
在投资领域,继续贯彻落实4万亿元的财政刺激计划和多项产业振兴规划,应该突出强调项目选择的合理性。4万亿元投资结构中的七大投资方向,没有大的问题,现在关键是要做好具体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保证施工质量。目前,各地按照各自的偏好,都想把自己认为最应该开动的项目列入“4万亿的项目单”。因此,要从可行性论证角度,对各地项目加以认真选择,同时坚持做好工程监理,避免出现质量问题,以更好地发挥资金效益和建设项目的带动作用。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制度保障方面,国际经验主要有两条:一是尽可能充分地进行可行性论证和集体决策;二是自始至终实施严密的内外多重监督和审计。这两条在原则上可能没有人反对,但落实起来还是有难度的。目前我们应该在这两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形成一种配套的制度力量。
在消费领域,我们已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创新了一系列工作机制,如推动新医改、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实施住房安居工程、提高城镇低保标准、推行农村新农合和基本养老保障等,这些对于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而增加即期消费,都有很好的作用。但与消费有关的还有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就是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和再分配调节。收入分配悬殊问题,利益配置不合理问题,包括不同阶层的利益矛盾和“仇富心理”等问题,都需要高度关注。特别是对于现在影响非常大的垄断行业和国有大型垄断企业凭借着垄断权力和国家特许权,不合理地、过多地占有国民收入份额的问题,亟待通过配套改革措施加以认真解决。
三、高度关注和全面分析“资产价格泡沫”问题,继续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目前的物价水平表明,现阶段没有明显的通胀压力,也不会迅速进入通缩状态。但是,对有人提出的资产泡沫重新出现问题,特别是对人们重点议论的资产价格在房地产市场迅速上涨的情况,我们应给予必要的关注。近几个月来,我国的股市、车市、房市连续向好,这应该是我国经济基本面的一种反映。虽然我国的股市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但不能完全否定其“晴雨表”作用;从世界范围内看,我国车市表现良好,销量一直居前,其中问题不大;主要一线城市的房市迅速上涨,其中虽有值得警惕的地方,但简单地说是“资产价格泡沫卷土重来”,可能有失全面。例如,对于近期一线城市一些地块卖出天价,应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中心城市地块越来越金贵,是资源稀缺性和经济成长性所支撑的高价;另一方面,应看政府可做、应做的事,有没有真正做到位。强调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泡沫的危险,主要目的是规避可能产生的风险,让群众心里踏实。对此,我们应注意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把“廉租房”供给这个“托底”的事情做好;二是要积极引导“适租房”的供给,以适应年轻白领、职业生涯初期的就职者和中低收入“夹心层”人士的需要;三是要适当淡化管理成本甚高且弊病百出、漏洞防不胜防的“经济适用房”、“双限房”等概念,培育“一般商品住宅”的开发、交易的公平竞争环境。对于房地产项目中地价形成问题,现阶段主要还是应进一步规范和改进挂牌拍卖机制,以更加符合房地产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要求。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关于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的讨论,社会上存在一些情绪因素,甚至有人把经济层面的讨论上升到带有政治色彩的抨击,对此应加强舆论引导,使人们理性看待这一问题。
四、适应全局需要推进税制改革,更好地发挥税收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效应
1.有必要考虑把资源税负担向上调整。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无论是生产领域,还是消费领域,资源要素的相对价格都应该上调,从而使各方面更加珍惜资源、节约使用初级产品,刺激各种主体千方百计地开发节能减耗的工艺、产品和技术。从长远来看,这个经济杠杆不但要用,而且要用好、用充分。前几年,这个决心一直不好下,因为当时物价呈走高之势,出台这样的措施,就等于给物价上升“火上浇油”。2008年下半年,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初期也不可能启动资源税改革。当前,在经济向好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应抓紧做好相关的配套改革,尽早推出资源税改革方案,否则再过一段时间,如果物价重新上扬,就难以出台了。
2.争取尽早安排物业税改革。物业税对于转变地方政府职能、落实省以下分税制,促进房地产市场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宜久拖。物业税改革方案应突出可操作性,不应要求一步到位。
3.努力解决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问题。通过“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改革,可使个人所得税更好地发挥“抽肥减瘦”的再分配调节作用。可考虑先把资本利得放在一边,即把它继续“分类”处理;把资本利得之外的其他收入纳入“综合”,但技术上需要有实名制和个人纳税号码方面的到位措施。在个税的综合部分,在起征点不变的情况下,可把第一档税率降低为1%,使现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偏低收入阶层,由原来的5%降到1%;对中等收入阶层,可以考虑5%的税率。这个5%一直延伸到中等收入阶层的上沿,依此往上可跳到15%,再往上考虑25%,或者再上还有35%,这样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就可以变成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最高边际税率也不要搞40%、45%。通过这样的改革,可以在个人所得税方面明显减轻中低收入阶层的纳税负担,增加高收入阶层的税负,从而更好地体现税收的收入调节功能。(作者为财政部财科所所长 贾康 编辑 裴培 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