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心离开棋盘就离输不远了
回忆往事,常昊感受到了母亲的辛苦:不仅忙于自己的工作,还要为了教他背课文,自己提前背上一遍。
事实上,常昊的父母并不喜欢给孩子讲大道理,而是更多地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孩子的选择。他依然记得,小时候在少年队,每逢出征围棋大赛,母亲都会带着他去崇文门的马克西姆西餐馆“狂吃”一顿。那时,母亲专门为他来到北京,并辞掉在上海的“铁饭碗”工作。对那个年代的一名体制内工作人员来说,铁饭碗就意味着劳保、分房等等;而木匠出身的父亲,则专门为他打造了一个玻璃展示橱,里面放了常昊一路走来获得的奖杯:“棋童杯”、“神童杯”、“中华棋童大庆杯”,等等。
渐渐地,比赛多了,对比赛的结果看得也越来越重了,成败、输赢这些词也常常会窜到常昊的脑子里,这是小时候那个只把围棋当作“玩”的孩子难以体会的。
“小时候读书成绩有好坏之分,但那不是两个人直接的较量,你可以考100分,我也可以考100分,两个人都能考得好。但是下棋不一样,下棋是直接对抗,我赢你,你就得输,并且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下。”
对年轻时的常昊来说,曾经两件事最难忘:一个是13岁时,他成为最年轻的世界围棋业余锦标赛冠军获得者,另一个就是22岁以后连续6次打入世界大赛决赛,却连续6次获得亚军。而后者则给了他一次彻底思考人生成败的机会。
尤其是第一次“亚军”之旅,从整个棋局来看,常昊原本占了绝对优势,当天是8月1日,以至于在现场做解说的聂卫平说“常昊要夺冠献礼了!”然而,在后半盘,常昊的脑子一下子空白了,他说,“那是一种想赢的念头,跑了出来”。最后,常昊以微小的目数惜败。
此后5次,每到决赛,常昊都觉得,“想赢的念头”像是一个梦魇,随时跑出来,打乱自己。他知道自己必须要迈过这道坎儿,但是那道坎儿总是横在面前。
常昊给自己放了一个星期的假,随后,他开始在自己的伤口上“撒盐”,回想决赛时的对决,一次次复盘,一次次“过电影”,在棋艺上反复琢磨。当然,他也知道,这更多的是心理的问题,“下棋的时候,一定要战胜自己的内心,不管里面住的是恐惧,是欲望,还是梦想,千万不要让它们成为你前进的阻力。”
很快,在2005年的第五届应氏杯决赛,常昊获得了冠军。
事实上,在常昊打入第一次世界大赛之前,他也体验过一次“失败”的滋味。那是1994年,第九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常昊清晰地记得,当时他的状态就如同梦游,换句话说,考虑的净是些棋盘之外的事情。
后来,他告诉自己,“当你的心离开了棋盘就离输不远了”。这既是一句教训的话,也是经验之谈。
如今,每每比赛之前,萦绕在他心头的还是这句话。他说,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时有些棋手因为种种原因分心于棋盘之外时,他却能相对专心于纹枰世界。
“我喜欢下围棋,那就好好下吧。”常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