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奥地利第三大城市因斯布鲁克举行的“2011高山技术国际展览会”上,来自全球超过64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家滑雪产业和相关配套服务商参展。除了各家厂商争相展示主打产品外,争抢购置高端器材的中国客户成为一景。
多家雪场设备商、软件或规划服务商,对中国市场更多看重不只是消费潜力,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娱乐消费上的增长空间一定程度上会成为欧美大企业的战略重心转移目标。
目前在滑雪娱乐上人均每天消费额在欧洲为大约30至50欧元,尽管奥地利地区的滑雪收入没有明显减少,但新兴经济体在该领域的花费增幅让人侧目。据吉林一家滑雪场总经理介绍,国内许多滑雪场的人均消费额基本也已经达到了30欧元的水平,尤其是在酒店等配套设施建成后,增长空间十分乐观。
外国厂商的细致和服务精细是此次展会的一大特点,不过造价都不低,以数字控制商skidata的雪场门禁系统为例,一台就要6000美元,大型雪场动辄数十台,这笔费用的成本就将达上百万元。再如修板机,全自动型至少要100万元人民币。另外造雪机等主要设施进口产品的价位也是国产产品的数倍,对滑雪产业暂时还处于培育发展阶段的中国而言,负担绝对可谓不小。
但是,价格昂贵没有挡住中国大滑雪场的经营者在选购滑雪器材时青睐进口产品。直接原因是类似大型轧雪车这样的器械设备国内暂时空白,只能向欧洲老牌厂商订购。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看重外国产品有国内产品不可比拟的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
来源:新华网(记者 闫磊)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