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基因科学让生活更美好”科学报告会在京举行

2013-11-26 11:21:50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2013年11月24日,“基因科学让生活更美好”科学报告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举行。报告会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科学报社主办,中关村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企业协会、北京教育学院、基因农业网和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the Acquisition of Agri-Biotech Applications,ISAAA)支持。来自科研院所、有关高校、国内外生物技术企业、北京市重点高中的科研和教育工作者以及研究生和大学生300多人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今年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发现60周年。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天才发现开创了生命科学的新纪元,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和基因组学的诞生、兴起和迅猛发展,大大提升了医学研究和人们的健康水平,引发了农业第二次绿色革命,为传统工业改造升级以及能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基因科学以其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展示出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基因科学让生活更美好”科学报告会在京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大基因理事长杨焕明做了题为“基因组学和人类的未来”的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大基因理事长杨焕明做了题为“基因组学和人类的未来”的主旨报告。杨院士表示,2013年,全球共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正式完成十周年和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六十周年。HGP将人类带入以DNA序列为基础的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的新世纪。HGP不仅是一项科学研究项目,更是巨大的商机。目前世界各大制药、农业和化工公司都在积极通过基因相关的研究和开发加强自己的竞争实力。HGP带来对人类自身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将成为人类战胜疾病的希望。这项被认为是人类最伟大的认识自身的科学探索,其意义甚至超过阿波罗登月计划。随着未来蛋白质组等研究的进一步展开,生物技术将在21世纪扮演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北京大学医学部马大龙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黄大昉研究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国强教授分别从医药、农业、工业的角度介绍了基因工程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

“基因科学让生活更美好”科学报告会在京举行
 
北京大学马大龙教授做从基因到生物技术药物的报告。

马大龙教授指出,生物技术药物的问世,为人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新的武器,特别是给肿瘤、自身免疫病、心血管疾病、重大传染病等疑难病症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一个重要的人类功能基因的研发和产业化有可能带动整个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例如上个世纪末,基因工程胰岛素和干扰素的产业化成功,分别带动了国际和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2011年全球生物制药的销售额已达1600亿美元,占全球药品市场份额的19%。预计到2020年,生物制药在全球药品销售中的比重将超过1/3。

“基因科学让生活更美好”科学报告会在京举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黄大昉研究员做生物农业发展现状与未来的报告。

黄大昉研究员表示,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技术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基因农作物育种经过17年的发展,其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生态效益已进一步显现,其推广应用速度之快更是创造了近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奇迹。可以预见,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转基因生物育种不仅会对农业自身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还会向食品、医药、化工、能源、环保、材料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基因科学让生活更美好”科学报告会在京举行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国强教授做工业生物技术的报告。

陈国强教授称,工业生物技术是工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希望的技术。基于微生物和酶的工业生物技术具有生物安全性相对较好、研发投入较少、周期较短的优势。作为生物技术的第三次浪潮,工业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基产品与生物能源、制造业与化学合成、纳米生物技术及界面科学和国防与国家安全等领域。目前,工业生物技术产品已占各类产品总销售额的5%。以生物质为原料大规模生产化学品,提供能源、材料、食品,从而构成人类新文明的物质基础是工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和长期目标。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基因科学 生活 美好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