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专家称网上看病非常不靠谱 假网站医托药托现象普遍

2013-08-16 16:57:04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记者就此专门体验了一番:以“胃痛”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前几页的显示结果多为民营医院和一些企业在线医疗平台。随便打开一家标题为“胃痛怎么治疗”链接就进入了一家民营医院网站“专家随时在线,随时咨询”的对话框跳出,点开之后,一位自称是北京某中医院的大夫热情与记者交谈之后,极力建议记者去该医院就诊,并称“老专家坐诊,无需挂号”。随后记者就假冒胃病患者去门面很小的医院问诊,在“专家门诊”,一位“老专家”简单问了几句之后就开出250元的检查单,要记者“检测幽门螺杆菌”。随后还要做胃镜检查,无痛胃镜检查项目为760元“普通的”是307元。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官网上并未查询到该名“老专家”的执业医师注册信息。

甚至还有一家民营医院的在线医生对记者称,该医院可以在网络诊断之后就直接开药方寄药,患者无需去医院检查。

网络诊疗属非法行医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一位医生对记者表示,网上看病有很多优点如便捷便宜、选择多等,但网上医师的诊断和治疗意见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实际去医院就诊。很多疾病发病机理和形成原因各不相同,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需望、闻、问、切,医生必须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和检查,才能对病情作出准确诊断,有时还要借助B超等其他辅助手段,才能基本确诊。

“网上谁给你看病?如何通过网络看病?出了医疗事故谁来负责?这些问题都需要有个答案。”对于网上看病,潘小川认为如今存在太多的疑问。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的尹富强律师则对记者表示,网上看病风险较大,网上提供问诊的人是否拥有行医资格不好确定,患者不方便留存就诊证据,一旦权益受到侵害,维权很难,网上看病要谨慎。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负责人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网络诊疗属于非法行医行为。2009年6月,原卫生部制定印发了《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如果违反有关规定,将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根据《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医师利用网站、微博等互联网手段给病人进行诊断、处方等医疗活动属于“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非法行医行为”。无论提供方是否取得医师资格,只要出具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均属于非法行医行为。将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执业医师法》进行相应处罚。

该负责人称,这是考虑到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即未经医师亲自诊察患者,不能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也不能保证患者安全。但《办法》在执行过程中,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监管存在一定难度。一方面,网络诊疗乱象目前主要集中在非医疗机构、非医务人员利用网络平台开展非法诊疗服务,这些单位、个人不是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相对人,且卫生行政部门缺乏处罚手段。另一方面,对网络诊疗服务行为进行监管专业性较强,需要有信息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协助,而卫生行政部门缺乏管理权限和专业技术支撑。

今后将如何进行规范?该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贯彻落实《办法》,并将要求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对于违反有关规定开展网络诊断、治疗的相关网站、微博平台等,联合工信、工商和公安等有关执法部门及时处理,并予以相应的处罚,对典型案例予以曝光,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

潘小川则表示,如今多数网上医疗机构多是打着“网络咨询”的名义来进行网上诊断,打了政策的擦边球,再加上网上信息繁杂,政府部门监管存在一定难度。对于这种行为,应重在疏,而不是堵。

他表示,当务之急是规范通过资质认证等方式规范网上医疗咨询市场。国外健康医疗咨询的平台,多是经过国家权威认证的有资质健康管理公司,采用会员制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医疗咨询服务,而我国则在这方面并无明确规定。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专家 医生 钓鱼网站 专家门诊 反钓鱼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