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为梦想起航——神舟十号飞船发射目击记

2013-06-13 09:19:04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天空湛蓝,夏风轻拂。

6月11日17时30分许,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上,一座湖蓝色的发射塔架,一枚托举着神舟十号飞船的乳白色长征火箭,组成了这个大漠夏日最美的一道风景。

与此前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飞船试验性飞行不同,整装待发的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将为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提供人员和物资运输服务。

发射塔架的回转平台已全部打开,箭体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执行这次任务的长征二F遥十火箭与2012年发射神舟九号飞船时的长征二F遥九火箭,技术状态基本一致。“没有变化,意味着中国火箭技术的日益成熟。”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说。

“长征报告,运载火箭准备好!”长征,是发射场火箭测试发射指挥员的代号。

“5分钟准备!”零号指挥员周晓明的声音在发射场上空响起。

零号,是每次发射时测发指挥的调度代号。在发射前30分钟,零号是发射场的“最高指挥”,各大系统必须听其命令。

“3分钟准备!”

在3名航天员即将开始为期15天的太空遨游中,49岁的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同时负责手控交会对接操作;47岁的张晓光担任指令长助手,负责配合指令长完成飞船驾驶、手控交会对接、飞船撤离等任务,并担任太空授课活动的摄像师;33岁的女航天员王亚平负责飞行器状态监视、空间实验、设备操控、乘组生活照料,并担任太空授课主讲人。

8年前,聂海胜曾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出征太空。这次飞行后,他将成为中国飞得最远、在太空生活时间最长的航天员。

为了实现飞天梦,张晓光整整等待了15年。一次次参加选拔,一次次抱憾落选,一次次为战友祝福、壮行,一次次把自己关进办公室默默独坐。“如果说成功是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挫折也是。”

作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80后”王亚平,将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也是学生。我也期待着能够与广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获取知识和快乐。”

“1分钟准备!”

发射进入读秒阶段。这时,距离发射塔架西侧1500多米远的空地上——这片观看火箭发射最近的安全区域内,等候多时的媒体记者和参观人群,纷纷举起相机或手机,准备拍下火箭点火升空的壮丽瞬间。

“……5、4、3、2、1。”

“点火!”

1、2、3、4……足足4秒钟时间,火箭仍稳稳地站在发射平台上——发射时惯常的4秒钟停滞时间,如同跳水运动员起跳前猛地将跳板踏下蓄势。

刹那间,大团的蒸汽和烈焰猛地从火箭底部喷涌开来,一束橘红色火焰喷薄而出,托举着船箭组合体,拔地而起。与此同时,轰隆隆的巨响在天地间激荡,如万马奔腾,许多人禁不住捂上了耳朵。

加速上升的火箭,划过天际,渐飞渐远……

此去太空会天宫。在300多公里高度的近圆对接轨道上,620多天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早已做好准备,等候着与神舟十号飞船“牵手”。

17时58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