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美开发出纳米固体电解质:有助新能源充电

2013-01-31 16:11:34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为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给电池充电奠定基础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科学家1月23日表示,他们首次成功地为较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开发出高性能纳米结构固体电解质。太阳能和风能具有间断性特点,新研究为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给电动汽车电池和储能电池充电奠定了基础。

迄今为止,锂离子电池依靠存在于电池正负两极间的液体电解质传导离子。而由于液体电解质易燃,特别是在研发体积更小而储能更高的电池时更是如此,因而人们希望寻找到具有固体电解质的电池,以解决电池安全问题和尺寸限制。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科学家、固体电解质电池项目研究带头人梁成都(音译)说,为获得更安全且重量轻的电池,在最初设计时就需要将安全问题牢记在心。在研究时,他们从电池系统中具有高稳定性的常规材料入手,特别是与锂金属阳极相容的材料。使用纯锂金属作为阳极的电池与现在使用碳基阳极的电池相比,前者所提供的电能有望是后者的5至10倍。梁成都表示,高活性锂金属在易燃的液体有机电解质中进行充放电循环暗藏着严重的安全问题,固体电解质能够让锂金属在安全的环境中完成好充放电循环过程。

研究小组通过对名为锂硫代磷酸盐进行加工,开发出固体电解质,它的离子传导能力是其自然块状传导能力的1000倍。他们在加工锂硫代磷酸盐时,采用了纳米构建化学处理方法,改变了原材料的结构。

研究论文合作者亚当・荣迪农介绍说,可以将锂硫代磷酸盐的加工前后视为石英晶体块与精细海滩沙子的比较,加工后的电解质与原材料总量相同,但是却是非常细小粒子的组合。固体电解质为纳米量级的粒子构成,与原来的晶体结构相比,具有极强的离子传导能力。

现在,科学家正在对实验性固体电解质充电电池进行测试,同时等待其研究成果的专利获得审批。荣迪农认为,由于采用了室温且以溶液为基础的化学反应加工途径,因此这种固体电解质能够十分容易地实现规模化生产。

等待着,等待着,安全、高效、环保的电池终于初现端倪,首先将解决困扰电动汽车产业的瓶颈,而由其驱动的电子设备等也会次第出现在生产生活中,将其看作能像蒸汽机一样开启新能源时代的代表性技术并不为过。虽然现在就讨论这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等的影响有点为时过早,但专利大棒已经举了起来。如果说电动汽车产业由电池所驱动,那么电池品质则需技术革新驱动,套用一句广告词,有创新才有未来,加倍努力吧。(记者毛黎)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电解质 太阳能 风能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