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最贵违约金案:18被告一审被判赔富安娜3600万

2014-04-10 08:50:20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在沉寂了半年后,富安娜与26名自然人股东之间的股权纠葛又有了新的进展,记者9日获悉,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下称“南山法院”)已于近日作出一审判决,富安娜再次胜诉,周西川等18名被告需支付富安娜3600万元及利息。

该股权纠纷要追溯到富安娜上市之前,2007年6月,富安娜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净资产1.45元/股的价格向109位员工定向发行700万股限制性股票。随后,26名人员自愿分别向公司出具了《承诺函》,约定自签署日到公司IPO之日起3年内,上述人员不以书面形式向公司提出辞职,在职期间不会出现违反职业道德、泄露公司机密、失职或渎职等几类情形及违反承诺时违约金的计算依据。

然而,在富安娜上市之前,其中26位持股员工陆续离职。2012年年底,富安娜向南山法院对余松恩等26名自然人股东违反《承诺函》一事提起诉讼,要求判令被告赔偿违约金累计达8121.67万元,这被称为A股上市公司“最贵违约金”。

富安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3名被告与富安娜达成“庭外和解”,1名被告已经二审宣判,富安娜胜诉,此番对周西川等18名被告作出一审判决,富安娜同样胜诉。对此,相关法律人士向记者表示,富安娜“天价”诉讼案大部分判决结果已出炉,剩下的4名被告否认签署过《承诺函》,向法院申请司法鉴定,其中被告吴滔、陈瑾的《承诺函》真伪鉴定结果已出,最终认定是被告本人签署,结果已不难预测,几乎没有任何悬念了。

据此次诉讼状显示,双方争议焦点围绕着:一是起诉是否超过时效,二是被告出具的《承诺函》内容是否合法。法院一审判决认为,原告要求被告根据其出具的承诺支付“违约金”,被告在《承诺函》中明确承诺于“本人应持有公司的股票在证券市场可以公开出售之日后三个交易日内向公司支付违约金”,即诉讼时效期间应以被告承诺支付“违约金”期限届满的次日起计算,而被告所持有的股票在证券市场可以公开抛售之日为2012年12月30日,因该日是非交易日,诉讼时效应自2013年1月9日起算,原告于2012年12月26日起诉并未超过诉讼时效。

富安娜代理律师、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文律师称,若对周西川等18名被告判决结果得以执行,将可以为富安娜本期或期后增加3600万元营业外收入。记者查看了富安娜年报,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18.64亿元,同比增长4.8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增长21%。在营业外收入情况栏目上,确实记录着3名纠纷人与富安娜达成调解,同意按《承诺函》的约定支付富安娜618万元违约金,计入当期非经常性损益金额,此次宣判一旦得到执行,无例外也将会带给公司较高营业外收入。

编辑: 刁云娇 标签: 富安娜 违约金 承诺函 一审判决 庭外和解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6月6日

上海虹桥火车站发生血腥斗殴

贵州仁怀茅台大桥及钟楼整体爆破成功

国内数位足球宝贝助威世界杯

精彩热图

雅安大妈高速路上的广场舞

北京颐和园迎来对公众开放100周年

世界麻将大师邀请赛 中国大妈PK洋妞

四川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宣传周在京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