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
因强制游客购物不成,“导游”在大巴车上挥起匕首进行威胁,一段由游客拍摄的视频6日起在多家网站传播。对此,北京市旅游委7日回应称,根据车牌号码查询,该车并非正规旅游营运大巴,北京市旅游委目前正会同相关部门协助调查,一经证实将依法从严查处。北京市旅游委提醒游客,目前正值暑期旅游旺季,来京游客不要轻信街头散发的旅游名片、小广告和非正版旅游交通地图、公交站牌上刊登的非法旅游广告。(7月7日新华社)
正值暑期旅游高峰,旅游话题倍受关注。也正因如此,北京导游持刀威胁游客购物视频一出,立刻引来骂声一片。但对于有过出游经历的人来说,又有几个没有遭遇过导游强制购物、诱导购物呢?其实有些时候,相比于这种暴力购物,导游的“软刀子”可能更普遍也更无法回避。
旅游购物,本该是游客的自主行为。可现实语境下,旅游购物变成了一种无奈的行为。很多游客不得不面对“强制购物”的困扰。更可怕的是,这种旅游购物行为可以堂而皇之地被写入旅行社的合同文本。好的导游可能会告诉你有几个购物点,可大多数人往往会被蒙在鼓里,明明替人家导游挣了钱,可自己却不知道。
持刀威胁游客购物的现象不多,但是导游要求游客购物或者诱导游客购物的手段却委实不少。比如在言语上刺激那些不去购物的游客,游客不购物或者购物少了马上就改变服务态度,有的甚至将那些不购物的游客甩在半路等等。当然还有好一点的,利用加餐或者赠送给游客小礼品的方式引诱游客购物。但不管是暴力手段也好,“软刀子”也罢,实际上都是对游客意志的一种“扭曲”,导游的目的就是从游客的兜里掏钱。
相比于持刀威胁游客购物这样的个例,旅游行业乱象中的“软刀子”其实更值得关注,因为软刀子“杀人不见血”,而且游客防不胜防。
旅游团变成购物团,快乐行变成了郁闷行,购物可以说已经成了游客的不可承受之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前这种导游要求游客购物的行为是被默许的,很多导游没有工资,就是依靠游客的购物提成挣钱。在这种情况下,导游们自然是“软硬兼施”,希望游客购物越多越好。然而对于游客来讲,购物越多往往就是损失越大。因为谁都知道,那些旅游景区商店的商品价格贵得离谱,质量却未必有多好。
旅游购物不可避免,但要尊重游客的意愿。要想避免出现持刀威胁游客购物的问题,就应该改变当前这种导游收入与游客购物提成挂钩的模式,让导游不再充当游客与景区商店之间的中介。
□刘少华(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