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草根代表为“小事”发声
中新社记者 胡远航
“通往县城的公路就还剩那么一截没硬化,什么时候能修好?”、“给村民安装太阳能的补贴能不能再高一点,1500元的自费金额对贫困兄弟而言还是高了点。”5日,在全国两会云南代表团驻地,32岁的全国人大代表、傈僳族农民余秀芝说:“在思考国家宏观命题的人眼中,这些可能都是小事,但对村民而言却是大事。”
余秀芝是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叶枝镇同乐村的村民,2013年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几年来,余秀芝带到会上的建议一直聚焦扶贫,从修路到村里安装太阳能设备,再到山地迁移居民的困难保障等,她罗列了老乡们希望她在人代会上表达的想法和心声。
“人大代表就是要替困难的、困难的农民发言。”余秀芝说。
在全国两会上,和余秀芝一样的“草根代表”不在少数,他们有的是菜农,有的是搬砖工,有的是乡村医生,有的是保安等。相比之下,这些基层代表显得很腼腆,提出的建议或议案更加具体,关心的多是民众林林总总的“小事”。
“2013年,我提出了‘希望国家能支持边疆完善水利设施建设’的建议。没想到三年过去,这个建议在家乡变成了现实。”阿昌族代表曹红梅说,村民的诉求在经反映后得到落实:在各方帮扶下,其所在的德宏州梁河县关璋村的水利设施建设工程已基本完工。
今年两会,曹红梅将目光转向了教育,准备提交“率先将阿昌族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的建议。
“高中一年学费需要近两千元,这对于经济基础差的农民家庭不是个小数目,有很多成绩优秀的阿昌族孩子初中毕业后可能因为经济问题,失去了上高中以至大学的机会。”曹红梅希望,这一建议能够被采纳,增加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和余秀芝、曹红梅不一样,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乡村医生邓前堆虽然也来自基层,但“最美乡村医生”、“溜索医生“的称号让他为公众所知。三年多来,不停有不认识的外省乡村医生打电话给他,希望他为提高乡村医生退休后待遇发声。
“130多万人、60多万个乡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们组成我国农村医疗体系的‘基石’,他们的后顾之忧需要持续关注。”邓前堆告诉记者,其所在的拉马底村的溜索换成了连心桥,再不用靠滑溜索往来怒江出诊了。石棉瓦房的乡村卫生室也变成平顶房,但却依然没有年轻的人才愿意来当乡村医生。“因为乡村医生穷,且没有保障”。
邓前堆坦言,三年连提“乡村医生”养老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也有过无力感,但他还是想坚持,只不过打算换个思路。
“办法总比困难多,很多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我想代表不仅要提建议,还要从会上报告和立法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邓前堆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