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北邮研究生自杀引热议 象牙塔里如何走出“抑郁”阴霾
2016-01-14 07:51:09
 

北邮研究生自杀引热议 象牙塔里如何走出“抑郁”阴霾

  大学应该更加注重引入专业的社会化机构与心理健康的专业人士引导学生,防止自杀悲剧的出现。 图片来源网络

  来自辽宁的小夏告诉,学校设置了心理课程,但老师基本是照本宣科,并不具有实质用处。“上课前做过心理测试,我觉得如果测试出来心理健康,就没必要做心理辅导。”

  小王是北京某高校的一名心理委员,他说,学校会定期开展一些心理辅导讲座,但主动报名的同学极少,“辅导员只能用学分强制要求,同学们即使去了也多是敷衍了事。”

  “班里虽然有心理委员,但作用也不大,一般都是学校出现学生因为心理问题休学甚至自杀,学院老师才会找心理委员了解同学们的动态,平时很少。”正在读研二的小赵说。

  宗春生表示,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潜伏期。学生入学初期基本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依然保持着高中时期的心理惯性,而到大三、大四比较关键的学期时,学业、工作的压力纷至沓来,学生的心理问题会集中爆发,处在井喷期的状态。“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它并不像感冒发烧,吃药休息一下就好了。抑郁症能够给人生活的信心和热情带来打击,自杀就是抑郁症带来比较极端的结果,而大学生是很容易被忽视的高危人群。”

  虽然很多高校设有心理咨询室或开展不定期的心理讲座,但是宗春山认为,这样的普及教育程度还远远不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做的更深入、更广泛。宗春山建议,学校更应该从多方面着手提升大学生精神文化的建设,如校园文化、宿舍文化、同伴文化。“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较大的文化背景差异和成长经历汇聚到一起可能产生很多冲突,如果学校更重视大学生的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建立起多元的文化知识系统,对于大学生来说实际上是很大的精神支持。”

  此外,宗春山指出,学校应该把更人性化的关怀给予患有抑郁症或其他心理疾病的同学,而不是用冷漠消极、逃避责任的方式让学生退学、休学,把压力推向社会和家庭,这样的行为更容易导致症状加重。同时,要加强学校社会化工作,引入专业的社会化机构与心理健康的专业人士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的工作学习。

原标题:北邮研究生自杀引热议 象牙塔里如何走出“抑郁”阴霾
编辑:小微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青年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