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合伙人制抵御“野蛮人”是说辞?
根据万科管理层的说法,万科推出事业合伙人制度主要是为了抵御“门口的野蛮人”。但有观察人士认为,“门口的野蛮人”更多的是说辞:“合伙人”才是目的,这是一场关系万科重大利益结构改变的事情。
2014年5月28日,万科周刊发表《166年后的事业合伙人宣言》以这样的开头描述推出“事业合伙人制度”的背景:“一个幽灵,事业合伙人的幽灵,在大梅沙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房地产圈的一切势力,野蛮人和黑嘴、带路党和五毛、香港的激进派和华尔街的资本家,都联合起来了。”
但这个充满激情和口号的宣言并没有挡住市场对万科总部与万科分公司、万科分公司与具体项目,以及它们与合伙人之间利益结构的追问。随着深交所问询函的曝光,万科事业合伙人背后还有哪些故事,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对于事业合伙人制度,万科总裁郁亮对此的解释是,过去万科是职业经理人制度,职业经理人和股东是打工关系,依靠职业精神对股东负责,但从小米等一些企业的经验来看,合伙人制度可能是一种更好的利益共享机制,对股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如今,万科的事业合伙人制度推出已经超过了一年半,在宝能系和安邦等险资的汹涌举牌下,万科管理层通过事业合伙人制度掌控的股份显得微不足道。事实证明,在目前万科如此分散的股权结构下,事业合伙人制度并不构成对“野蛮人”的威胁。
事业合伙人制是管理层收购的变种?
虽然万科管理层多次提到,万科事业合伙人资产管理计划成立的背景是对抗“野蛮人”。但有分析人士指出,万科的事业合伙人制度与上市房企前几年普遍使用的股权激励不同,事业合伙人更像是管理层收购(MBO)的变种。
那么,事业合伙人制度跟MBO是什么关系呢?对此,一名上市公司的法律顾问表示,合伙人跟MBO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不谋求控股权,谋求的是利益捆绑一起。更多地强调通过公司经营能力的改善,获取更多的分红,以及股票市值上升带来的浮盈。
万科管理层内部人士也承认,由于这一资管计划的主要资金来源为经济利润奖金,持续增持的能力相当有限。在地产进入“白银时代”之后,万科管理层的奖金恐怕也难有大幅提升,市场层传出事业合伙人团队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持有万科10%的股权。目前,万科股价已经大幅上升,万科合伙人若要继续买入股票则意味着成本的大幅提高。经此一役,万科的事业合伙人制度将有何改变?万科1320名事业合伙人将何去何从?资本市场已密切关注万科管理层的动向。
文/本报记者 朱开云
任志强:万科那点儿事绝不是宝万之争
从前日下午起,任志强连发7篇长微博表明了自己对“宝万”之争事件的看法。他表示,这绝不是“宝万”之争。哪有大股东与持有的资产竞争的道理。万科不过是宝能收购的标的物,股东之间的控制权之争是与华润的争夺。
任志强称,至少目前不能说这个企业是属于管理层的。尽管他们有少量的股权。但他们主要还是职业经理人。而非因投资人地位而获权参与经营管理的。
在微博文章中,任志强也谈了他与万科的渊源。任志强在微博中称:“1997年夏王石谈好将大股东股份全部转让给华远地产公司。当我带着支票飞到深圳准备签约时,到机场迎接我的郁亮告诉我,大股东公司换了新书记,收购有可能失败。第二天我坐在大股东公司的会议室等来的是大股东不转让股份的决定。”
任志强提到,两年后,他担任执行董事总经理的华润置地,先收购了万科在港交易的流通股,随后又收购了原大股东的全部股权。后因审批问题,改由华润集团作为收购方了。正是由于这一控股股东的变更,才有了万科今天的成就。华润集团作为大股东不惜严格限制华远地产的开发权利,来支持万科的扩股增发与发债。这也是最终造成我与华润分手的原因之一。
关于任志强与万科的“恩怨”,潘石屹在其微博上有形象的评述:“任志强被华润踢了出来,顶替他的是万科的郭钧(万科大股东是华润),任总带了几位铁杆再次创业。我记得有媒体画了一幅漫画,任总与他的铁杆在小舢板上,风雨飘摇着。旁边是两艘航母万科和华润。这是任总心里永远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