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福州 > 福州要闻
![]() |
福州迈向“大港口时代”:蓝色潮起书写海上传奇 2012-06-06 16:03
沿江临海 福州迈向大港口时代 港口,自古就是沿海城市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滨海城市的发祥地。港口推动城市发展,又因城市而变迁。沧海桑田,曾经的古港驿站已成为福州远逝的风景,也见证着福州的巨大变化和辉煌发展历程。 由内陆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大都依靠海洋走上发达之路。建港兴城,港以城兴,福州的发展也与港口发展密不可分。 1900多年前的汉代,福州港开港,时称“东野港”;1842年,福州港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1930年建成台江第一至第六码头;1976年开辟马尾深水港区,结束福州无深水泊位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建成松门煤炭专用深水泊位、开辟青州港区;上世纪90年代,闽江通海航道二期整治工程开工、青州港区建成投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港口对地方经济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更加凸显。缺乏大型深水集装箱和煤炭、石油、矿石等专业码头,已成为制约福州经济发展的瓶颈。 向大海进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福州终于意识到:福州的港口必须跳出闽江,迈向大海。 1992年,松下港区3万吨级元洪专用码头动建,拉开了福州港外海深水港区开发的序幕。青州作业区万吨级集装箱码头、长乐BP万吨级液化气码头、筹东2万吨级散货河砂专用码头、华能电厂二期2万吨级卸煤码头等万吨级码头相继建成投产,福州港跨入河口港和深水海港并存发展的新时期。 此后,福州人向海要港的脚步越来越快,福州港的建设重点转向深水海港开发,渐渐向南北两翼伸展,码头建设步伐加快,国有、外资、民营等多元化主体在福州港掀起了大型海港码头建设的高潮。 在南翼,2000年初,福清江阴的福州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1号泊位开始动工,2002年底建成投产;在北翼,罗源湾深水港区建设的第一个项目——狮岐3万吨级多用途码头2005年2月试投产,创下当年投产当年赢利的全国先例。 港区的建设一浪高过一浪。 “十五”期间,福州港累计完成港航建设总投资16.35亿元,是“九五”期间投资总和的近3倍; 2006年,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当年福州港港航建设投资创历史新高,全港完成港航建设投资12.11亿元,比增36.84%; 2007年,福州港发展的重点转为罗源湾港区、松下港区和江阴港区,形成“北散南集”的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当年福州港港航建设投资完成16.4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一组组数据令人怦然心动,福州大港口时代的脚步声催人奋进。 目前,福州地区港口有五个港区,分别为闽江口内港区、江阴港区、松下港区、罗源湾港区和平潭港区,主要分布在兴化湾、福清湾、罗源湾。截至去年底,福州地区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12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43个。去年,福州地区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达8218.25万吨。 福州,站在了辽阔的海边。 |
|
|||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