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CHINADAILY手机报
English | Français
中国文化    |    英语点津    |    新漫网    |    
 
查询: 搜索     高级查询
福州 > 福州要闻

中国航母平台今进行出海航行试验 时间不会太长

2011-08-10 09:41

美国:大惊小怪有失身份

面对中国首艘航母试航在即,作为“太平洋宪兵”的美国倒显得更为坦然。美国国防部甚至对中国公开公布航母信息表示欢迎。

按照美国思想库的解释是,“中国航母能力有限,美国如果大惊小怪,那才叫失身份”。

美国反而给中国航母“挑刺”。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中国简报》在7月29日发表一篇名为“北京面临长期反潜战缺陷”的文章,直指中国军方即将列装的首艘航母“瓦良格”号得不到有效的水下保护,很可能无法进入深海大洋活动。这也是美国媒体首次就中国航母具体某一方面的性能做出评价,按照作者莱勒·戈登斯坦的说法,虽然北京将很快获得第一艘航空母舰,并不断升级其令人敬畏的反舰导弹武库,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水面舰队仍难以摆脱潜艇的攻击。

戈登斯坦指出,与中国存在海洋争议的东南亚邻国(如越南和马来西亚)都投入巨资引进安静型潜艇,其他地区竞争对手(如澳大利亚和日本)也纷纷推出潜艇更新技术,目的是克制“瓦良格”号服役所带来的“海权不平衡”。

除了反潜,美国媒体还对中国海军保护首艘航母的其他能力表示质疑。美国《连线》杂志曾撰文称,航母的威力归根结底取决于其舰载机,现在美国海军一艘尼米兹级航母能携带70多架H-60直升机。F/A-18E/F战斗机、EA-18G电子战飞机、E-2C预警机等机型,这些飞机配合行动,可以进行长时间巡逻追踪,可以攻击水下、水面和水上目标,反观“瓦良格”号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具备相似的战斗力。美国《外交政策》认为,中国改装“瓦良格”号的最终目的,可能不是像美国尼米兹级航母那样注重对地对海攻击作战,而只是用来延伸舰队的防空保护伞。

周边不同反应各有原因

观察人士认为,尽管“瓦良格”号的性能无法和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相提并论,但对于除美国之外的其他亚太地区海军,“瓦良格”号绝对算得上巨无霸。

退役澳大利亚海军准将约翰·弗里温认为,在未来10年内,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无力拥有能与“瓦良格”号相抗衡的航母。一位印度高级海军军官就曾对本国“Zee TV”记者表示,中国第一艘航母的性能“将超过任何印度已经获得或计划获得的航母”。这番话并非危言耸听,因为无论是印度海军现役的“维拉特”号航母、正在由俄罗斯改装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还是印度自己建造的“维克兰特”号航母,吨位都与“瓦良格”号差一大截,且印度所有航母都没有装备与“瓦良格”号上类似的相控阵雷达,也都无法搭载能与“瓦良格”号上的重型舰载机媲美的同类飞机。

总体来说,中国首艘航母出海尽管是周边国家和地区意料之中的事,但对它们的冲击还是显而易见的,只是它们出于不同考虑,做出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可以大胆想象一下,如果在南中国海、西太平洋等海海域,有多艘中国航母游弋,那肯定会呈现跟目前完全不同的景象。或许,南海安静了很多,日本对中国舰队通过宫古水道也不再大惊小怪了。

在美国《外交政策》看来,周边国家和地区应该欢迎中国航母进入大洋并大方地与之进行技术交流,引导中国海军将航母运用到包括救灾、国际护航以及反恐等非传统安全领域,使之真正成为一种荣誉的象征。

正如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罗伯特·罗斯所说的那样:“北京只是想保卫家门口的池塘,只不过这片池塘有点太大,不得不需要航母来维护。”

来源:福州新闻网 编辑:唐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友情链接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