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CHINADAILY手机报
English | Français
中国文化    |    英语点津    |    新漫网    |    
 
查询: 搜索     高级查询
福州 > 闽都文化

端午节

2010-05-06 14:22

端午,福州俗称五日节、五月节。因节日的家宴在中午,故谓端午节。相传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从初一开始,家家大扫除,悬蒲插艾于门前,用以驱邪消毒。端午节吃粽子、荷包,饮雄黄酒,燃雄黄炮。孩子穿新衣、挂香袋、缚红肚兜,口鼻涂雄黄,据说能免生疮疹,驱逐蛇蝎。

用过节餐后,各家携小孩到福州西湖、南台万寿桥、闽江两岸观看龙舟竞渡。初一至初五均有划龙舟,惟初五午后开展竞赛,争夺锦标,观者如潮。

如今,端午节的优秀传统习俗仍然继承,如大扫除,开展夏季卫生运动。龙舟竞渡列入水上体育运动项目,每年都有组织地开展活动。80年代末90年代初,福州龙舟还参加国际龙舟比赛,获得殊荣。

乞巧

农历七月七夕,福州叫乞巧节,又称结缘节。七月七夕,是神话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时间。

七夕,妇女以七字为巧的象征,向天上银河织女乞巧时,陈列瓜果七盘,茶杯七口,焚香七柱,备针七根,丝线七色,先向织女星行七拜大礼,然后盘膝而坐,借着朦胧月色,赛穿针、比引线,谁穿引得又快又多,谁就得巧最多。宋梁克家《三山志》载:“彩楼乞巧知多少?直至更阑漏欲终。”这种习俗多是官府、富豪之家的小姐为之。民间则搞分豆结缘活动。家家户户煮蚕豆互相馈赠,啃豆谈天,消除前愆,促使家人和顺、亲友情深、邻里和睦。孩童学着分豆结缘,交指和好,童趣盎然。

中元

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做半段。中元节,整个七月每一天均可活动。传说,目连为减轻其母罪孽,于是日邀十方僧众做盂兰会,以普渡超生其母。

中元节日,家家举行家祭活动。除一般供品外,还须焚烧纸衣,供给祖先鬼魂在阴间享用。

中元节正值早稻收成不久,节日活动具有庆丰收的意思,但其内容充溢迷信色彩,故有人把中元节称为鬼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中元节的迷信活动早已废止。现在,有的村庄在七月半邀请剧团演戏或讲评话、伬唱等活动,有的邀请亲友吃喝一番,以示丰收喜悦

来源:福州地方志

 
友情链接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