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取暖”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2009年,就业无疑是摆在众多海外学子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金融危机使得一些在国外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留学人员遭遇失业或职场危机,对年轻的海外留学生的冲击更大。国外很多公司招聘应届生人数减少,很多企业的校园招聘则根本不考虑外国留学生,这导致了就业机会减少。与此同时,薪酬也大幅降低,留学生的经济压力增大,所以海外学子将就业目光纷纷投向国内,“回国取暖”成为众多海外学子的选择。
据第八届北美留交会的数据显示,以前海外学人以回国创业者居多,而2009年报名参会的海外学人希望回国找工作者则占了90%,从侧面反映了就业形势的严峻。
对于缺乏工作经验的海外留学生来讲,回国就业并没有想象中的乐观。国内不少企业单位表示,没有经验的留学生回国就业并不存在太大优势。与国内大学生相比,留学生获取国内就业信息的渠道也相对不通畅。对于回国就业,海外学子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少已经在国内就业的留学生用亲身经验为即将在国内就业的留学生提供了如下建议:首先,留学生回国就业要树立“就业面前人人平等”的心态,不要把海归的身份当做是金字招牌,更不可心存优越感,盲目自大。其次,充分发挥留学生毕业院校、相关专业和社会实践的优势,这也是留学生的竞争力所在。再次,全面了解信息和国内引才新政策及动态,既可以利用假期申请回国实习充电,也可以多与国内各地有关单位交流,为回国就业发展做好准备。
如遇挫折,海外学子要有积极的心态,要认识到困难只是暂时的。对国内的招聘单位来说,要为海外引才搭建良好的平台,为海外学子回国就业提供充分的信息。国内的海外招聘团是招揽海外人才的一个可取方式,但要使海外引才之路走得更远,必须把海外招聘团做成常态化。
“被留学”
2009年,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日益壮大的留学大军时,“被留学”成了一大关注点。留学专家指出,“被留学”主要指以下3种情况:因为就业压力,出国留学躲避;因为父母要求,不情愿地出国留学;自愿留学、但不了解自己,只顾找个热门专业就读。
纷纷见诸报端的关于该现象的报道中,有留学专家分析其成因,也有留学机构解释其影响,更有媒体探究其出路。本报此前也对“被留学”现象做过报道(见本报2009年9月25日第 6 版)。
伴随“被留学”产生的后果是,“被留学”者在海外求学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学业不但没有长进,个人的发展也受到极大的影响。“被留学”给留学人员带来的一个更为现实的影响就是,斥资百万留学之后,这些留学生面临的众多困难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难。
那么谁为“被留学”买单?对此,专家指出:只有理性留学,才能避免给学生带来的身心负担,才能避免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关留学机构表示,近年来,留学生群体逐步呈现“低龄化”趋势,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的“被留学”。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会向专业的留学机构进行咨询,带学生参加留学机构针对学生设定的各项评估,之后在咨询师的建议下做出留学决定。
留学除了在考试成绩和语言成绩上下力气之外,还要更“远视”些,在学术、文化适应、自我规划等方面也做好准备。”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有关专家指出,随着“被留学”弊端的显现,越来越多的家长及学生将会更客观、审慎地看待留学。
“趁早让孩子出国对他成长有好处”
大众留学
在过去,留学门槛较高,然而很多留学人员成绩斐然,回报丰厚。随着海外教育产业的日益开放、中国留学政策的不断放宽,留学的形式多样、内涵也不断丰富。留学似乎容易了,但风险也随之增大。随着留学大众化和常态化,留学还会大发展。只是在“留学热”中,应多些务实审慎的“冷思考”。
在我国进入留学新时代的背景下,不少家长不惜投入大笔钱财将孩子送出国。有数据显示,一个中国孩子在美国读完大学本科,总费用将超过150万元人民币。“国际教育协会”会长古德曼对《纽约时报》说,在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时,大量海外学生的拥入对美国经济贡献良多。与以往大部分赴美的中国留学生就读硕士学位不同,现在越来越多的是本科生。
但是,令一些家长痛心疾首的是,在花费了巨额留学费用和大量时间后,孩子不仅没有“学成而归”,而且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教育也有风险,要理性选择学校,冷静看待留学。教育在一些国家变成产业——教育出口,如同工厂企业,既然要经营,就有可能倒闭。因此,家长和学生应理性看待留学,慎重选择学校。
不少出国留学的孩子的核心问题出在语言没有打好基础,一些学校打出“免托福、免雅思”的诱人条件,但如果学生没有达到相应的语言水平,很难顺利开始本科课程的学习。不少人仅仅读语言课就要读几个学期才能过关,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也对个人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业内专家指出,很多人认为到了国外,在语言环境中学语言,自然而然就学好了,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事实上,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语言基础,学生很难跟上老师讲课的进程,这会使他们滋生厌学情绪,不仅语言无法提高,还形成了恶性循环。
中国学生到国外学习,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在未来,中国的留学事业还会有更大的发展。但在走出国门之前,需要冷静地想一想,怎样才能让留学变得更加主动,更加物有所值。
留学安全
2009年,海外多所私立学校倒闭的信息公布:4月,新加坡两所私立学校因受生源不足及经济不景气影响倒闭;7月,新加坡布鲁克斯商业学校因颁发假文凭被取消注册资格,导致包括150名中国学生在内的400名国际学生面临失学;11月,澳大利亚全球校园管理集团宣布破产,该集团拥有的5所私立学校因此倒闭,共有约3000多名学生受到影响,其中,中国学生1265名(悉尼地区510名,墨尔本地区755名);余波尚未平息,11月19日,澳大利亚梅威尔英语学校倒闭,23名中国学生失学。据统计,2009年一年内澳大利亚全国已经有数所私立学校倒闭,由于澳大利亚政府将对所有私立学校重新审查登记,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澳大利亚还会出现私立学校倒闭的情况。
在过去的几年里,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都有私立学校倒闭。与公立学校相比,私立学校没有政府资金支持,一旦母公司资金切断,私立学校的生存和运转就会出现问题。尤其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仍未彻底消除,一些将教育作为产业予以推动的国家,其学校乃至整个教育产业颇受影响。
出国留学一定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学校。通过中介机构办理留学时,应查验其是否具有教育部颁发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资格认定书”以及当地工商管理部门颁发的允许其开展自费出国留学中介业务的“营业执照”,并核对其核心资质情况。同时,要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拟留学院校的资质情况,应查看驻外使领馆对该院校的认证文件,了解中介服务机构是否与该院校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或协议。签署出国留学服务合同时,除了要将涉及双方利益的核心内容写入合同外,还应注意合同中署名的留学中介机构名称是否与其“资格认定书”上的名称相符;缴付有关费用时,应索要有效发票或盖有企业财务专用章的收据,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教育有风险,留学需谨慎。私立学校倒闭导致海外学子失学,暴露出海外教育机构良莠不齐,个别中介机构非法牟利,某些监管部门存在疏失。出国留学一定要做好准备,谨防上当受骗。在出国留学时,尽量选择声誉较好的学校,不要盲目听信某些中介机构的片面之词。一旦学校倒闭,海外学子要通过正当的渠道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