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7日,留学生在新加坡的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联欢会上表演舞蹈。当日,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举行2009年中国留学生及学者联欢会,200余名师生欢聚一堂,共同辞旧迎新。 高川 摄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1948年,正值解放战争如火如荼、全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开始谋划共和国的蓝图。百废待兴,要建设一个新的国家,急需大量管理人才和技术专家。中央决定,选派能力突出、政治可靠的年轻干部前往苏联接受高等教育,将他们培养成为新中国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和领军人物。
选派留学生的工作后来被纳入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十年规划。中央专设了留学生领导小组,每年的选派人数、专业都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审批。从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向苏联派出了一万多名留学生,向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派出了1000多名留学生,1956年后又决定向与我建交的西方国家和周边国家派遣留学生。
在严格选拔中脱颖而出的21名青年人,于1948年9月2日登上开往苏联的列车,他们作为孕育中的新中国第一批派遣的留学生,虽然人数不多,却像海面上跃起的一朵浪花,从此,中国留学生奔赴世界各地,如大潮奔涌,波涛拍岸,奏响了中国向世界吸收先进文化养分、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中国发展、与世界文明共鸣的交响乐章。
在60年间一波波留学大潮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留苏学生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如今他们大多年过古稀,不少人已经辞世,但是这个留学群体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总经理、第十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育理,是留苏学生群体的一员。7月的一天,在一间简朴整洁的办公室,他向记者讲述了当年留苏的往事,其中印象最深的,当属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接见留苏学生代表的情景。
那是1957年11月17日,大礼堂里人山人海,面对意气风发、充满活力的留苏学子们,毛主席发表了著名讲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这句话,不仅成为留苏学生,更成为一代代中国青年发奋努力、追求理想、报效祖国的动力源泉。
1959年7月,在莫斯科的火车站,朱育理和留苏毕业生告别送行的老师和同学。作为学生代表,他郑重承诺:将高擎马列主义旗帜,会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珍视两国人民间的友谊,永远不会让留苏学生的荣誉蒙羞。
“今天,我可以说,我们无愧于当年的承诺,”朱育理说。
在莫斯科,退休官员尤里•奇卡罗耶维奇•别列文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朱育理是他年轻时的“亲密战友”。“他的俄语讲得地道,乒乓球也打得好,人很活跃,”说到这些,这位73岁的老人笑得像个孩子。
在别列文的印象中,中国学生勤奋好学,志向远大,很多人成绩优异,在来自各个国家的留学生里出类拔萃。别列文说,中国学生留学苏联,不仅学知识,还同当地人民交流情感和友谊,对两个国家的发展交往产生了深刻的作用,“就像陈年的美酒,愈久愈香”。
及至今天,中苏(中俄)之间的留学交往还在继续。单刚和王英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国公派留学生,他们深入寻访,撰写出版了《岁月无痕--中国留苏群体纪实》,在书序中,前国家地质矿产部部长朱训这样写道:“在他们当中,有的人走上了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有的人成为一些行业和部门的领导者,有的人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有的人为‘两弹一星’做出杰出贡献,不少人至今在不同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不论功绩卓越,还是默默耕耘,他们都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了祖国最瑰丽的建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