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树前头万木春 两岸经贸论坛意义重大

[ 2006-04-14 10:20 ]

 

环球在线消息:原拟去年底在台北举行的两岸经贸论坛,历经一波三折,终于改址北京。延时4个月,耽误的是台湾经济复苏的商机;易地而行,挡不住的是两岸民间互动的良好态势——

14日上午,为期两天的两岸经贸论坛在北京饭店开幕。这项活动,原定于去年12月15日在台北举行,之所以延时改址,原因众所周知,正是由于台湾民进党当局的横加阻挠。

·“台独”势力对两岸论坛忌惮至极

为落实去年四五月间连战访大陆时与胡锦涛总书记达成的和平发展五项愿景,中国国民党于2005年10月向台当局提出邀请大陆人士赴台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申请案。

民进党和岛内“台独”势力对国共两岸论坛忌惮至极。其时正值台湾“三合一选举”厮杀方酣,国民党与大陆的互动,牵动选民心意,让民进党相当不安。向热络的两岸党际、民间交流泼冷水,力阻两岸经贸论坛在台湾举办实际上成为民进党的既定方针。

陈水扁当时放话称,除非大陆同意让“立法院”院长王金平参加在釜山举行的APEC会议,或者让“陆委会”主委赴大陆与“民运人士”座谈,陈云林来台才有可能。

岛内舆论以“怪诞”二字形容陈水扁提出的所谓条件,还是陈水扁自己一语道破天机:“大陆只和国民党谈所以才被打回票。”

相对陈水扁的借口,“陆委会”的招法更显“专业”。2005年11月14日,“陆委会”突然授权“海基会”以“最速件”致函海协会。函中称:“关于贵方国台办陈云林主任(兼中台办主任)有意率国台办官员等60余人来台事,经我方有关机关嘱请本会转知如次:为了解贵方对于改善两岸关系拟采何具体作为,并对两岸关系正常化发展有何规划与设想,我方愿邀请贵方立即派员来台协商相关事宜。”

“海基会”还特别指出:“如贵方不便派员来台,为积极谋求改善两岸关系之考量,我方愿派员组团前往贵方进行协商,其中,并不排除授权本会组团。”

“陆委会”提出的新条件,实际上就是企图借机迫使大陆同意恢复两岸“两会”的接触管道,一方面可以凸显台湾当局的“公权力”和“主导权”,另一方面也是要为拒绝陈云林赴台寻求“合理理由”。因为台湾当局明明知道,在其否认“九二共识”的前提下,两岸“两会”的管道是不可能恢复的。因此所谓由两岸“两会”磋商之说,摆明了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政治陷阱。

“陆委会”这一招,可谓机关算尽。舆论分析,这招有一箭双雕之妙,既可蒙骗美国人及国际社会,又能把责任全部推到大陆方面。

·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台湾媒体认为,“陆委会”这招一出,预示着陈云林主任成行的可能性并不高。但同时也预测,台湾当局不至于做得太绝,可能会允许陈云林以外的中台办其他人员入境赴台。

不料11月18日“陆委会”宣布审批结果,不但陈云林被拒不能赴台,连所有随行60人,都被一并拒之门外。“陆委会”宣布,基于所谓的“两岸关系现状”、“国际惯例”和“改善两岸关系的目的”3点理由,对陈云林等61人来台案“不予许可”。这实际上宣告了“两岸经贸论坛”无法如期在台北举行。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接受采访时多次表示,论坛“还是在台湾举行最好”。他说,大陆方面已表示不仅和台湾在野党联系,更希望和广大的台湾人民接触,国民党邀请60多名大陆有关人士参加国共两岸经贸论坛,这是非常好的沟通渠道,更是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大陆参加论坛的人士可以到台湾,相信意义不同。

本着再努力争取一下的想法,国民党在“三合一”选举结束后,再度向台湾执政当局提出了申请。但是民进党当局完全不顾两岸关系的大局和台湾主流民意的呼声,12月19日,台“内政部”仍以种种借口予以拒绝。对此,国民党表示强烈遗憾和不满。

当再次申请被驳回之后,外界不断有论坛将易地举行的传闻。中台办主任陈云林日前接受采访时证实,3月15日,中国国民党方面表示国民党基于提振台湾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缓和两岸关系,建议将第一届两岸经贸论坛移至大陆举办。

陈云林强调,早日实现两岸“三通”,扩大两岸经济交流,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我们应当以民为本、为民谋利,把有利于两岸同胞福祉的事情办好。本着这样的精神,国共双方商定,2006年4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办两岸经贸论坛。

论坛事体已定,台当局已经无法直接干预,但仍然企图干扰和破坏,捣乱手段依然层出不穷。吕秀莲气急败坏地称两岸经贸论坛“是台湾的一大危机”,“陆委会”赶忙为论坛成果设限,吴钊燮威吓说,“如果国共经贸论坛做成涉及‘公权力’的决议,当局不但不予认同,也会视同违‘法’”。“台联党”叫嚷国民党要“谨守政党分际”,不能签侵犯“公权力”的协议,还要连战比照马英九,回台之后安排“扁连会”等。

岛内舆论指出,企图用手中把持的权力阻碍两岸人民的交流交往是短视的、可笑的,因而是徒劳的。

·各方盛赞论坛意义

相比当局的偏狭立场,岛内媒体以“两岸之福”盛赞首次两岸经贸论坛的意义。指出虽然有人不断阻挠捣乱,但论坛对两岸经济发展、提升两岸人民福祉的积极作用,相信不会因此而有所削弱;两岸民众企盼“三通”、两岸加强交流的人心向背,更加不会受到影响。

台湾大学教授张麟征认为,这次两岸经贸论坛在北京举行对于两岸关系的改善是有很大的正面影响的。第一次“连胡会”有很多双方的共识,这些共识要落实当然要持续地来推动。“两岸经贸论坛是在这个方向上的一个正确的会议。”她也特别强调,两岸关系如果不是卡在陈水扁刻意的阻挠、杯葛之下,其实是会朝着非常乐观、积极的面向发展的。但“今天连战先生所做的事情,大陆对台湾民间所释放的善意将来都会开花结果,绝对功不唐捐的。”

台湾中正大学政治系教授宋学文指出,最近大陆对台湾问题的处理策略,不仅将政经分离,也将政治与社会区隔,强调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关系。相对于大陆的灵活与务实,台湾的策略仍停顿于传统冷战的思维,因此一直处于劣势的政治位置,不利于台湾的永续发展。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指出,两岸经贸往来逐步渐行渐近,这股“政治冷、经济热”的形势,自“胡连会”定调,贯穿大陆一年来“紧守政治底线、争取台湾民心”的对台新战略思维,相信仍会延续贯彻。

岛内学者分析认为,政客们乐此不疲地操弄各种政治议题,最终将使得台湾得不偿失。有学者建议,两岸不再只是竞争关系,也逐渐浮现出合作与相互依赖的轮廓,台湾应该将两岸关系纳入全球化的发展框架,才是追求整体利益的基础。

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辛旗指出,台湾当局提出“有效开放、积极管理”等限制两岸经贸关系的政策之后,大陆支持这一关乎台湾经济民生的论坛在北京举行,再次表明了我们发展两岸关系的积极主张。辛旗表示,本次论坛可谓非常务实,从经贸、直航到观光、农业、金融,都是两岸人民特别关心的内容,无不围绕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两岸20多年来经贸合作的良好局面,通过这次论坛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周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