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中国在线  >  专题  >  2015专题  >  徽商  >  企业要闻

创业故事系列报道之二

中国网 2015-07-10 16:25:53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贵阳市:“3个20万”扶持政策 助力上万户微型企业发展

创业故事系列报道之二

2015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在贵阳市召开

背景资料:2015年5月26日至29日。2015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在贵阳市召开,李克强总理在贺信中指出,中国是人口大国和信息应用大国,拥有海量数据资源,发展大数据产业空间无限。中国正在研究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各行各业依托大数据创新商业模式,实现融合发展,推动提升政府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用新的思路和工具解决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问题,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互联网缩短了时空距离,大数据产业给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带来了机遇。相信大家围绕“‘互联网+’时代的数据安全与发展”这个主题交流互鉴,分享成果,深化合作,会进一步汇聚新动能,推动实现更高效、更绿色、更惠民的发展。

国家总理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号:那就是总理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的——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于是,我们走进了贵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就贵阳市微型企业的发展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创业故事系列报道之二

工商干部来到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微型企业“黔中菇”菌业公司,帮助申请银行扶持贷款。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近日,记者从贵阳市工商局获悉: 该市近三年多来,累计发展微型企业16521户,增加就业人员89523人,带动投资资金17.6亿元。其中“3个20万”政策扶持14053户,另有22043户微型企业获得35226.2万元的贷款支持。

据贵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2年以来,贵阳市就坚持把扶持微企发展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和富民工程来抓好抓实,并把实施“3个20万”政策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3、2014、2015年均把扶持微企发展作为贵阳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

创业故事系列报道之二

微型企业向贵阳市云岩区工商局威清分局赠送锦旗

在外闯荡多年的修文县谷堡乡红星村三组村民黄林,在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帮助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2013年6月,成立了修文县谷堡乡林红猕猴桃基地。种植面积达到200余亩。

黄林不但自己种植,还带动当地农民种植修文猕猴桃,并且采取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按照修文县委、县政府提出猕猴桃产业“三化”发展的总体部署,为了加快修文猕猴桃产业的步伐,黄林正积极联系一批有思想有能力的猕猴桃种植大户,筹备成立了猕猴桃商会和猕猴桃协会,真正让修文猕猴桃形成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发展、品牌化打造的格局,让更多的种植户得到实惠。

在这期间,各区(市、县)结合本地实际和区域特色,将传统优势产业、生活服务类产业和新兴特色产业作为重点扶持行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办法,力求让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政策与省会城市定位、民族文化发展、区域优势特色挂钩。

创业故事系列报道之二

贵阳市云岩区工商局到各大高校开展微企宣传周活动

采访中,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推动微型企业在贵阳市的发展,2012年该市在充分调研,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筑府发[2012]17号)2013年、2014年又分别印发了《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力度的通知》(筑府办发[2013]56号)和《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用于扶持政策推动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筑府办函[2014]136号),不断对政策进行优化和拓展。

据该负责人介绍,在扶持政策上,贵阳将省的“3个15万”扶持政策拓展为“3个20万”,增大政策吸引力。截止2015年4月,全市共有13016户微型企业获财政补助资金共123548万元。

创业故事系列报道之二

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业者们在参加“创办微型企业”知识讲座现场(苟敬萍 摄)

除本省户籍人员可以享受扶持政策外,将在筑居住一年以上(含一年)并取得居住证的外省户籍人员纳入扶持范围,扩大扶持政策受益人群。截止2015年4月,共有15006名创业者创办微型企业获政策扶持,其中外省户籍创业人员共734名。

在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中,贵阳市以解决“民生十困”“就业难”,办好民生实事为抓手,充分关注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役军人、失业人员、残疾人及扶贫生态移民等就业困难群体,不断加强扶持政策的宣传引导,鼓励支持就业困难人群创办微型企业或到微型企业就业。

创业故事系列报道之二

在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微型企业“诗香园”,两位小孩正在拍照。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今年34岁的李金峄是遵义人,2014年年初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会展城创办了贵州他山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营物联网系统开发、智能家居及设备、无卡停车场系统、智能玻璃一卡通等业务。

目前公司发展处于初期的快速成长阶段,市场不断拓展,在贵阳、遵义、黔东南等地都有合作项目,截止2015年4月份公司总营业额已经达到了六七十万。然而看到眼前这个创业成功、风度翩翩、非常健谈的小伙子时,你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以前也曾是流落他乡的打工仔。

两年多来,享受政策扶持的微型企业共带动77485人就业,其中重点创业人员共58404人,占带动就业人员总数的75%。分别为:失业人员23846人,大中专毕业生19439人,返乡农民14549人,复员退役军人570人。形成了示范带动效应,实现了扶持一户,带动一片的发展局面。(记者 龚超 苟敬萍 通讯员 裴迎春)(照片除署名外,均由贵阳市工商局提供)

创业故事系列报道之二

贵阳市美丽的红枫湖畔(清镇市委宣传部供图)

城市背景:贵阳系贵州省的省会城市,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 “贵阳”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已有400多年历史。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

贵阳风光旖旎,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都市,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以温度适宜、湿度适中、风速有利、紫外线辐射低、空气清洁、水质优良、海拔适宜、夏季低耗能等气候优势,荣登“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榜首,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

2014年国务院批复设立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该新区规划定位为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生态文明示范区。

 

相关报道

编辑: 刁云娇标签: 徽商 企业发展
最后一刻 降温
苹果“魔力”在消失?部分产品销量遭遇“断崖式下滑” 外媒:IMF评估后认为人民币今年可能加入SDR
双胞胎宝宝激萌走红屡遭搭讪 辣妈写答题板机智回应 当好莱坞大片遇上食物:魔戒变甜甜圈 马卡龙激怒绿巨人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鲁冰花”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在京正式启动

        详细>>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