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 如何防病养生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最近,不少市民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天气越来越热了,白天不仅温度上升快,而且时间也越来越长,不少市民穿上了单衣,这预示着夏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从节气上来说,谷雨过后就是立夏,在此,中医提醒广大市民春夏之交谨防流感,在饮食起居上多加注意,做好入夏准备。
又到流感高发期
据山川大药房朱志生介绍,最近一段时间,前来药店咨询流感的市民越来越多。“流感是春夏之交的常见病,这段时间正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气候多变,最容易引发流感。”
朱志生表示,如果平时缺少锻炼,免疫功能低下,室内通风不良,就比较容易发生流感。流感病毒主要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还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但以学生、幼儿、老人、身体虚弱者和人群比较集中地方的人更易感染。
朱志生认为,春夏之交预防呼吸道感染,首先要做到防余寒。一些人在气温刚刚回转时,就迫不及待减衣物,但此时身体并没适应外界变化,尤其早晚温差较大很容易引发疾病。因此,早晚更要注意增加衣物,一般以保暖不出汗为度。
从长远来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睡眠质量,提高人体免疫力,是防范流行性感冒以及其他流行性疾病的根本措施。
初夏养生先养心
在中医看来,这段时间里既要顾及春日调养特点,又需要为初夏的到来做好准备,进行两手准备。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要多吃平肝滋阴之物,如西瓜、梨、黄瓜、西红柿、芹菜等,另一方面在衣着上切忌过度春捂,以防引发肝火,诱发鼻腔、牙龈、呼吸道等部位出血的病症。
临近立夏,昼长夜短开始明显起来,这时候起居方面应该相对早睡早起。此外,这段时间养生的重点应该是心脏。心为阳脏,主阳气。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心脏的阳热之气对人的全身有温养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汗液调节等都与心阳的作用分不开。
另外,睡好“子午觉”(指每天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其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也是很有必要的。老年人要注意避免气血淤积,预防心脏病发作。立夏养生,切忌大喜大悲,要尽量保持精神安静。(赵银峤)
热门推荐
更多>专访74岁的马桶节水器发明者金九皋
泥浆足球中国赛在京开赛
鹤岗旭祥煤矿“7·20”事故:全力救援
《太平轮·彼岸》上映在即 众主创现身发布会
腋毛妹子清纯漂亮走红
迎9·3阅兵式 天安门城楼提前粉刷
法国返还32件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举办
驻华使领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南京玄武警方正式组建警务无人机分队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模型首次揭幕
山东青岛:动物降温有高招
北工大校花撞脸林志玲
“入伏”第一天全国各地开启烤炉模式
入伏第一天 各地冬病夏治忙 北京迎今年首个高温日 炎热持续三天 四川多地遭遇高温天气 “死海”成“人海”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7月4日—10日
性感女神躺冰块化身美人鱼




- 中国道协否认发谴责《道士下山》声明:对影片持包容心态
- 工作也是围城 毕业三年你“跳”了吗?
- [晒照文化] 晒与不晒 我都在那里
- 周末收视:“跑男”破5创新高 “花少”小幅提升
- 《盗墓笔记》编剧:被吐槽我们一点不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