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Felix Soh:]

这一阶段的讨论主要是绿色发展商业机遇与新时代企业领袖。讨论嘉宾有来自饮料行业的,有来自航空行业的,有来自能源行业的。
(2010-04-08 13:15:05)[主持人 Felix Soh:]

今天这个机会非常的难得,能够在中国举办这样的亚洲论坛非常重要,因为讲到商业机遇的时候规模很重要。中国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投入,这是相当令人振奋的消息,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就有400多万车辆,所以北京对能源的需求是非常高的。中国同时也是太阳能和风能方面的领军者。我们用的手机电池大部分都是在中国制造的,对中国来说,电池方面的绿色能源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样的绿色商机,不仅仅对环境有所贡献,同时也带来了非常好的商业机会。 首先介绍一下讨论嘉宾,Christian Klick是星空联盟的副总裁,他1987年在汉莎航空公司服务,1999年担任星空联盟的公关主任,后来成为星空联盟的副总裁。
(2010-04-08 13:15:25)[ Christian Klick:]

首先谈一谈哥本哈根会议。我非常高兴看到在哥本哈根大会中各国领导能够形成一些共识,全球各国都愿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问 题,但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并不因为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束而结束。对于民航业来说,各国认同我们必须在民航行业形成合作,因为不 可能单方面的努力或者一个国家的银行业者的努力就能解决或进行协调。我们要谈的不是需要欧洲系统、亚洲系统或者美国系统,谈 到排量交易的时候,需要的是全球系统,而不是区域系统。 其次,我们的民航业者已经同意形成共识,通过以下两个步骤实现减排。一是任何行业的增长都不会带来更高的排放,这就意味 着所有民航业者以及官方单位会在2020年之前控制碳排放量。二是要把总的碳排放量在2050年之前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50%。这是个 困难的挑战,我们必须通过市场上的一些可行性技术来实现。飞机仍然是现在最高效的交通工具,亚洲各个国家之间全部都通过铁路 或汽车来实现交通运输是非常不切实际的。
(2010-04-08 13:27:56)[主持人 (Felix Soh):]

中国民航的目标非常明确,其他国家也能参照中国的计划,我想我们的前景会非常的光明。当然我们这个行业,比如飞机的制造商以 及行业上下游很多的合作伙伴合作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目标。很多技术的参数和影响力决定着我们这个行业的减排是否能够成功,但 很明确的一点是,单靠我们的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必须让消费者愿意奖励对环境保护有贡献的行为和企业,但现在消费者还没 有办法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行业必须带头进行创新,把更好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很多创新的构想和点子还没有被发现,所以我们必 须把创新当成生活当中非常重要以及行业经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也应该鼓励开源节流的概念。政府要实施有效的政策帮助我们高效运作。比如航空管制系统现在非常的陈旧,如果在欧洲能够改革陈旧的航空管制体系,一天就 可以节省15%的碳排放。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面,但全球的问题需要全球一起应对,并且找到答案。如果大家没有协同的行动,我们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主持人(Felix Soh):您刚才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对于企业负责任的行为我们必须仰赖消费者提供的奖励,消费者必须认可 实施绿色政策的企业。这其实是双赢的过程,因为这不仅使得企业通过绿色概念的实施获得利润,同时也给环境带来更多的好处。 下面有请Anthony Clymo,他是巴斯夫亚太区环境、健康、安全部门负责人。1993年加入巴斯夫,任产品经理。
(2010-04-08 13:38:42)[Anthony Clymo:]

谢谢您的介绍。 气候变化需要行业所做的回应以及关于碳方面的议题,行业必须众志成城,结合媒体的力量才能够保证政府以及大众参与到过程中。巴斯夫是世界著名的化学公司,我们与行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密切的合作。我们希望通过全球化以及城市化带给所有社区利益和好处,这跟饮料行业和航空业者非常类似,我们希望消费者能够知道关注绿色所带来的好处,同时也能带动同业者。 在减排温室气体方面,我们工作开展得很到位,对巴斯夫这样的公司来说,不是开了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才做的,很早就设定了2020年减排目标,希望在2002年的基础上到2020年时减排25%。我们所定的减排目标比哥本哈根会议更加严苛。 气候变化需要行业所做的回应以及关于碳方面的议题,行业必须众志成城,结合媒体的力量才能够保证政府以及大众参与到过程中。巴斯夫是世界著名的化学公司,我们与行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密切的合作。我们希望通过全球化以及城市化带给所有社区利益和好处,这跟饮料行业和航空业者非常类似,我们希望消费者能够知道关注绿色所带来的好处,同时也能带动同业者。 在减排温室气体方面,我们工作开展得很到位,对巴斯夫这样的公司来说,不是开了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才做的,很早就设定了2020年减排目标,希望在2002年的基础上到2020年时减排25%。我们所定的减排目标比哥本哈根会议更加严苛。 我们在亚洲有很多投资,非常关键的是要协同利益相关者,让他们知道我们是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进行良好的沟通,因为沟通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有一个很关键的战略,同时也是在中国进行的战略,这一战略的主要意思是整合跟集成。很多生产基地必须进行一体化,通过一体化的过程可以形成很多的协同效应,一共有六个一体化基地,在中国、在马来西亚都有。通过一体化的设计,每年可以节省数以百万欧元计算的排放。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示范,通过竞争也可以让这个系统日趋优化。 巴斯夫有很多的竞争对手,他们也在积极努力地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花了大量的心力进行研发,对大气中的碳排放进行研究。
(2010-04-08 13:40:32)[Anthony Clymo:]

巴斯夫多年来花了很多的钱进行研发,寻找新的技术方案。同时也使亚洲的很多经济体中在当地实现碳平衡。我们生产的很多产品已经显示了在碳平衡方面起到的作用,其中一个合作就是与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合作减少汽车使用中的金属零部件,通过高质量的塑料产品取代金属零部件。当你开车的时候,车子就会显得更轻,这样使用的燃料就更少,从而实现碳平衡。我们不仅仅转化汽油和其他的化学物质,还可以转化水和二氧化碳。中国的优势是通过使用我们的产品对大楼进行很好的绝缘、隔热隔冷,因为大部分的楼宇建筑使用的都是水泥,没有绝缘材料,妥善地使用绝缘材料,可以提高能源效益,特别是提高楼宇能源的使用效率。 像上海,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上海建筑高层公寓楼,就可以大幅度降低碳排放量,特别是3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一个工厂的碳排放量。我们不断地对业界和政府、消费者进行游说活动,希望能够通过楼宇的建设树立一些典范。巴斯夫一直致力于实现碳排放的平衡。德国的经验得到了证实,排出的每一个碳都通过我们生产的产品得以平衡,最终达到能源的有效使用。在其他的领域,我们也在不断地尝试。
(2010-04-08 13:47:50)[主持人 Felix Soh:]

大家知道,每当我们提到化工厂的时候,都联系到高耗能、高排放。像石油化工厂、炼油厂其实都可以通过你们的项目实现节能减排。到目前为止,所谓的生化公司都没有做到真正的节能减排,下面请李小筠小姐,她是可口可乐大中华区的总经理,负责公共事务和政府事务,包括中国大陆以及港澳台地区。
(2010-04-08 13:54:12)[李小筠:]

非常荣幸参加本次亚洲论坛,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情况。 刚才大家都提到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必须合作,包括企业、政府、公众、媒体,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实体。可口可乐希望能够贡献微薄之力,把地球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家园。从生产链开始就在不断降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负面作用,我们在产品包装领域的努力都可以促进环境发生改变。我们是全世界最大的饮料制造公司,生产活动中对水的利用很多,在生产过程中,我们要研究如何降低水的使用率,改革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不断地致力于用很少的水生产更多的产品。过去的五年中,我们的收入在翻番地增长。使用资源的时候我们更注重资源的利用,不断降低碳的排放量。目前在中国有39个生产基地,我们在不断地改善工厂中水的利用率。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们使能源的使用率降低了35%,我们使用了富有创新的技术,厂房中用了很多绿色产品,像太阳能和风能,来帮助我们降低能源的浪费。我们也获得了很多奖项,希望把我们的体系和做法跟同行分享。 大家看看可口可乐的包装,我们有一项新的技术生产最轻的塑料瓶容器,比如10克重的材料。我们每天有成百上千的瓶子,因此必须从瓶子的材料上入手。减少瓶子的重量,也就能减少碳的排放量,也能减少资源的利用率。我们会把饮料放在冰箱里进行冷却,冰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废气,会破坏臭氧层。如果利用一些自然的冷冻设备,就可以降低废气的排放。我们有一万个所谓的冷却机,在2008年就使用了这样的冷却机,我们把环境友好型的冷却机也应用到上海世博会上。 我们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同合作伙伴以及客户进行合作,同其他的机构共同制定绿色发展的指导性方针,必须进行教育性的工程,使更多的人支持我们的做法。我们必须从自我做起,要对所有的个体进行绿色教育和降低碳排放方面的教育。 我们在不断地进行创新,特别是在生产和市场销售方面进行创新。相信通过制定一些政策,我们可以共同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
(2010-04-08 14:06:21)[主持人 Felix Soh:]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口可乐不仅仅给社会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做法,也提供了很多理念。下一位发言人是周涛。
(2010-04-08 14:07:53)[周涛:]

首先我要感谢本次论坛的组织者能给我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谈谈气候变化。简要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情况。 伊顿是能源方面的公司,有不同的子公司,其中有航空航天方面的业务。伊顿公司一直致力于创新,主要是民航方面的液压技术。通过我们的技术和创新使空客A380节省大量的材料,减少大量的排放。过去十年中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动力车,汽车可以不用全程使用汽油,一段时间使用的是汽油产生的动力。伊顿在动力管理方面的经验,是通过消耗较少的能源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在航空领域研制了液压和动能等新技术,我们对传统改革的改进,在上海世博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10-04-08 14:08:13)[周涛:]

我们也参加了很多活动,都是跟绿色能源有关的,这是伊顿一直以来在做的事情。我们在中国有一万多名员工,有4000名员工受到公司文化的影响,一旦有了这方面的认识,就可以从个体做起,对环保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伊顿不仅向公众宣传这方面的理念,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同时也在为自己的发展提供解决方案。我们有20多个工厂,生产活动每天都在进行,包括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各样的能源。每年的年度报告中我们也会向公众坦诚自己的问题,以后可以建立一种信任,告诉公众我们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所作所为。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同样还要有公司的价值观念和文化,通过这种价值和文化观念来影响员工。 我们是社会的一个成员,在做生意的时候都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在上海有一个区域性的总部,设计了一座大楼,使用的都是LED光能。设计的大楼里节省了相当于原来30%的能源,里面还有节水的设计,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内容。我认识一位中高级记者,来自路透社,他说以前他的妈妈总是告诉他,要努力念书,成为律师、医生或者官员。他告诉我,之所以来我们公司工作,是觉得我们是很好的榜样,可以进行借鉴和学习。
(2010-04-08 14:13:48)[主持人 Felix Soh:]

当我们介绍一些新的绿色环保技术的时候,是不是这些技术的代价都很大?
(2010-04-08 14:14:11)[Christian Klick:]

应该不是。不管是从哪个方向走,走的目标都是一样的。我们认为引进一些新的技术是帮助我们节省更多的费用,而且我们有做得更好的动机。新的空客A380其实帮助我们减少了每位乘客所使用的燃油。因为有这些技术,才能使我们的飞机更省油。应该说新的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是双赢。
(2010-04-08 14:14:34)[李小筠:]

我同意Christian所说的,所有的技术都需要初期的投资才能够实现,但最终的这些投资短期之内都可以进行回收。不论是太阳能发电,还是水处理,或者是风能涡轮机,这些技术投资都是双赢的,既拯救了环境,又节省了费用和预算。
(2010-04-08 14:14:54)[现场提问:]

消费者也必须参与进来,这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在座的其实都是消费者,因为你们是广告主,消费的是广告版面,你们从来没有告诉广告公司,说我的产品只在回收的报纸上刊登。 我们提供企业共享资源,帮助全球大企业实现资源共享。这次会议提到了哥本哈根会议的进展,其实我自己觉得哥本哈根会议所带来的成果并不是非常令人满意的。今天的演讲人也说到哥本哈根会议真正实现之前的三个步骤,我想问的是,在哥本哈根会议或者是在坎昆的会议之前,你们是不是都实际参加了,还是只是副产品。你们是在气候变化议题讨论过程中尽早参加讨论,还是只是事后发表一些想法。20年前让你们加入可能并不是很可能,但由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这就使得大家对于气候变化的结果更加关注。对于所有的媒体来说,你们是不是应该在早期就发挥一些影响力?
(2010-04-08 14:25:52)[ Anthony Clymo:]

气候变化大会之前会有一些磋商。我们必须接受会议的结果,当然有时也可以通过政治的途径发挥一些影响力,但就像您所说的我们希望尽可能提早一、两个步骤加入协商的进程。大部分减排的目标最终还是由政府或高层领导从政治的角度决定的。
(2010-04-08 14:26:49)[ Christian Klick:]

我同意刚才您所说的。政府的确会邀请各个行业的代表提供意见,有时也会问,我们到底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些政府所问的问题并不是我们能为全球做些什么。对行业来说不想看到片面的解决方案,而是想看到全球的解决方案。
(2010-04-08 14:27:02)[现场提问:]

我来自安永。我想问来自星空联盟的Christian。中国的航空公司马上就会面临欧盟排放交易机制,这会使得一些航空业者数量减少。对于星空联盟来说,如何解决由于欧盟排放交易机制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2010-04-08 14:28:00)[Christian Klick:]

欧盟排放交易机制势在必行,欧盟已经下定决心为民航业者推进单边排放交易机制。航空业者并不排除被纳入全球的排放交易机制,如果这个机制是单方面的,的确会有问题,系统会变得非常复杂,碳排放交易的成本会是原来的3到4倍。 好的消息是根据哥本哈根大会的决议,这种排放交易必须从全球的层面来解决。这就是为什么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哥本哈根大会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虽然这个成果不是最完美的,但我们已经迈进了一大步。我们到底能不能在全球实现全球的排放交易机制,但只从单方面交易来说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星空联盟是特别支持非欧洲的航空业者,让他们能够尽快地弄清楚这个系统如何使用,更好地参与进来。
(2010-04-08 14:29:11)[现场提问:]

老实说有点不太好懂,座谈会嘉宾中有的来自绿色和平组织,有的来自联合国环境发展规划署。你们认为消费者应该做更多的工作,这是不合理的。讨论忽略了一点,民间社会的声音在哪里,有没有人对在座的嘉宾提出挑战。我不愿意说不好听的话,如果要进行有意义的争论或者论证,我们应该听到不同的声音。对可口可乐公司来说,就应该有很多争议性的关键性问题是值得问的。我想问的是,在座的各位到底是为谁负责,是主要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还是真正从环境的角度出发?
(2010-04-08 14:30:12)[主持人 Felix Soh:]

我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非常自然的行为。
(2010-04-08 14:30:37)[ 李小筠:]

首先你说的是对的,到底是谁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事实上,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深植于企业的价值中。没有人让我们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现在这是我们必做不可的事情,必须保证我们的做法是可持续的。其实消费者买的不仅仅是产品,也可以在可持续发展中助一臂之力。如果他们不认同这个企业的产品也就不会买了。这是企业机理的一部分,并没有人强迫我们这么做,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们体验到这是自己的责任,其他的同行也会跟着我们这么做。我们的力量到底够不够,现在很难做判断。在可持续的工作规划和水处理的工作方面,我更愿意提供的是解答,而不是成为问题的来源。
(2010-04-08 14:30:53)[周涛:]

我们的企业并不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很多时候并没有人要求我们一定要这么做。航空业是个很好的例子,如果我们能够为航空公司提供可替代能源或混合燃料的技术,这对他们来说是很好的结果,好的技术可以带来好的业务。我们所有的创新以及解决方案不仅给使用者带来了好处,也给我们带来了利润。企业的目标应该不仅仅是赚钱,还应该有更高的目标。
(2010-04-08 14:31:09)[Christian Klick:]

我们企业一直在这样做,我们走了很多弯路,吸取了很多教训。现在的企业社会责任已经不同于十年前了,我们也会受到员工的压力,这些公众的力量会告诉我们怎么做,会为我们提供指导的方向。在过去的十年中指导了航空业的发展,我们现在更公开地告诉公众我们关于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2010-04-08 14:31:26)[ Anthony Clymo:]

我说最后一点,可能会有很多批评的声音。我们做的很多事情是希望能够更好地教育相关人士,我们愿意花这样的时间参加这样的论坛,让大家知道到底哪条路才是可行的。过程中我们是可以做出选择的,如果我们在心里说不要这么做,那自己也会受到影响。为什么我们要强调低碳社会,为什么谈到温室效应,之所以一直在谈,就是因为这些对消费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过程中必须保证大家是在平等环境下进行竞争的。
(2010-04-08 14:31:52)[ 主持人 Felix Soh:]

我总结一下,其实我们最终的决策是由消费者做出来的,他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0-04-08 14: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