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Mahfuz Anam:]

接下来会延续主旨演讲中的一些议题,现在讨论的议题是气候变化共同挑战与亚洲各国区别的责任。我们要理解的观念是必须知道气候变化是一个共同的挑战,但它与各国的区别责任是有重大差别的,国家承担的责任应该有所不同。正因为这些责任有所区别,这也成为我们需要跨越的一个挑战。我相信大家已经听说过了哥本哈根15国会议,哥本哈根COP15意思是在之前已经有一些会议进行了。也就是说,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已经有14次不同的关于气候变化的会议,第16次会在墨西哥的坎昆举行。里面涉及很多地质学家、气象学家以及政策制定者,学界和官方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会议做准备。如果我的理解正确,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让在座所有的媒体人能够了解共同挑战与区别责任的重要性,而且要把重要性能够传达给社会大众,让大家知道我们所面临的人类的挑战是共同的挑战,气候变化的挑战不同于以往我们所碰到过的其他挑战,比如说人权或者贫穷。气候变化有它的特殊性,是因为气候变化是不可逆转的,而且它的时间是不可以推迟的,否则这些变化一旦发生,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深远的后果。
(2010-04-08 11:07:23)[主持人 Mahfuz Anam:]

接下来我特别介绍韩文科所长,他是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所长,他还在路上,就像现在任何的城市一样,北京的交通十分让人困扰。Nick Nuttall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首席发言人,还有潘家华和费乐歌女士。 Nick Nuttall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首席发言人,他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之前,在伦敦工作,也在媒体工作过,有很多媒体的相关经验。
(2010-04-08 11:08:33)[Nick Nuttall:]

我想花一点时间向各位简单的介绍一下关于媒体沟通方面的复杂问题。美国知名作家马克·吐温就提到过气候变化,说什么人都没办法解决气候的问题,今天我们也试图谈一谈气候的问题,因为喝了咖啡之后我们都会有很好的启发。 为什么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气候是非常重要的主题呢?我以前在《泰晤士报》工作过,负责环境与科技。我工作的时候,有人说我们必须为气候做些什么。如果我们只是关注气候,那谁关注伦敦南区的人呢?还有医保的问题,比如英国首相布朗也有很多问题。既然有这么事情要报道,作为记者,你要报道气候,我就给你200字的专栏空间让你写。我们必须了解到气候变化是争议的核心在泰国的记者为什么要去报道格陵兰的问题呢?如果气候持续的变化,格陵兰可能就会消失。为什么欧洲突然关注中国的排放呢?因为我们对气候变化所做的种种争论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和社会的核心。 我的夫人之前打电话给我,说:“你知不知道中国西南区有旱灾?”我说:“当然知道,因为这是我的工作。”为什么像她这样的人也会关注中国西南的旱灾,就是因为中国出现旱灾,她在伦敦超市里面买到食物的价格就会上升。现在的地方媒体往往都活在自己的框架中,有负责健康、负责通讯的记者,其实这些记者不应该只关注他们负责的版面,因为所有的主题都与气候相关,说穿了,所有版面的记者他们最终都是气候变化的记者。 为什么气候变化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主题呢?我们关注森林、关注环境。20年来我们一直在关注森林越来越少,或者是拿来做木材,或者是拿来做燃料。之前谈环保是为了环境,现在终于从经济的角度来采取一些措施。像印尼这样的岛国,如何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当我们改变了自己的心态,要想想贸易方式会有什么样的改变。15年前有谁能够想到此时此刻的世界,我们会关注新能源,会关注2008年,会有更多的钱投资在可再生能源,超过石化能源的投资,谁会想到在今天的世界中我们会进行碳交易。过去10年中亚洲也身受其害,未来到底有没有一个可持续的发展,取决于我们的一些行为以及面对这些争议的解决方式。因为这都影响到我们的发展。我们所做的很多工作,将决定21世纪要往哪里走。
(2010-04-08 11:13:48)[主持人 Mahfuz Anam:]

气候变化中我们关注的问题是到底允许多大程度的升温,有些国家认为再升温2度是没有问题的,但也有很多的气候学家认为升温1.5度已经到了顶点。1.5到底是不是上限?全球的共识是把摄氏2度作为共识的基础。 接下来有请潘家华所长发表他的看法,他现在是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所长,同时也是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研究室主任。曾经在UNTP北京代表处做高级官员,是IPCC关于气候变化发表社会经济评估工作组的高级经济学家,发表了各式各样的中英文论著。
(2010-04-08 11:15:56)[潘家华:]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早上好!我们来谈一谈我们研究的主题,我们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以及亚洲的有区别的责任。 第一个挑战,亚洲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在世界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了。要了解我们的挑战是什么,必须做好准备来回应我们日趋重要的地位。在亚洲有许多国家也许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城市化以及工业化,但是大部分的亚洲国家仍然是在初期以及早期的工业化、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要使用大量的能源,对发展快速国家来说要降低排放是非常困难的,这些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面临着非常大的困境。 第二个挑战,亚洲本身就比较容易受到气候的挑战,比如说台风和极端的气候状况,像中国西南区出现了旱灾,连续9个月没有一滴雨水。这种极端气候已经不是很特殊了,在中国和其他的亚洲国家已经发生了,所以我们必须采取行动。 第三个挑战,中东地区虽然有丰富的石油储备,但在东亚以及东南亚却没有这么丰富的石油资源或者天然气资源。所以,我们必须仰赖相对来说排放比较高的煤炭燃料。对我们来说转换不同燃料的来源是比较困难的,使用这些燃料所造成的排放当然也使得减排的压力更加困难。 我们应该能够理解这些挑战,并且能够理解这些共同和有区别的责任,亚洲人应该站起来,起到领袖的作用。不能依靠美国和欧洲,他们做出的减排承诺都是有自己条件的。对于亚洲国家而言,像中国和印度,本来不应该作为发展中国家承担任何强制的责任,但中国和印度已经起到了主导性的责任,并且主动做出了关于减排方面的承诺。你可以看到亚洲方面减排的努力中国要比美国和欧洲做得更好。事实上,美国和欧洲说得非常多,做得非常少,亚洲是实实在在做了一些东西,并且非常成功。我们不应该遵循欧洲和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应该有亚洲的生活方式,应该是气候友好的生活方式,千万不要等着美国和欧洲人制定我们的路线图。 这是一个媒体的大会,就意味着要强调亚洲媒体的力量和作用。世界的声音中亚洲的媒体并不是特别的强,希望通过在座各位的努力,今后亚洲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强大,同时能够把亚洲的声音传达给世界,把正确的信息传达给世界。世界上很多人对亚洲有错误的解读和印象,这是媒体的机会,你们可以把亚洲真正的形象介绍给世界。
(2010-04-08 11:21:28)[费乐歌:]

下面我大致的介绍一下乐施会。乐施会是由13个非政府的独立运作的机构组成,主要工作在100多个国家进行,目的是通过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发展项目,开展各种活动实现我们的愿望,这个愿望就是实现公平的没有贫穷的世界。 我们有很多的经验,气候变化方面我想分享一下我们的想法。 首先,我们看到亚洲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地区。不同的发言人已经非常好地给我们解释了什么叫不同,但有分别的责任。它是一个非常长的定义,说起来也很麻烦,我把它简单的说成是CBBR。CBBR最初是由发展中国家提出,并且已经成为了我们谈判的基本框架和基础。 以前温室气体排放事实上是发达国家早期历史造成的,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我们所排放的历史总量以及目前的人均总量都是非常小的。所以,如果让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承担一样的责任是不公平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新加坡的公约上以及各种不同的国际公约上反复强调,各个国家承担的责任应该是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 CBBR的责任应该是今后谈判以及设定所有政策的基础,所有的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必须能够尊崇这一原则。CBBR的责任体现的是公平原则,对于历史累积排放量最应该负责任的国家应该最大量的减排,这些是发达国家应该负的责任。这些国家应该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温室气体的排放减排下去。发达国家应该提供技术和资金方面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支持,发展中国家在亚洲如何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该意识到的确面临着气候的挑战,公约是在1990年开始设立的,现在气候变化问题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被很好地被应对,以前谈判的基础现在应该改变。以前气候变化的体制都需要各个国家携起手来应对,尽管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所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讲,都应该有减排的义务,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我们也应该做出自己在气候方面的努力。我还是要强调我们的责任是不同的责任。
(2010-04-08 11:27:17)[主持人 Mahfuz Anam:]

下一位演讲者是韩文科,他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同时还兼任着中国能源杂志社社长和编委会主任以及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能源研究会的常务理事、中国投资协会理事、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中国节能协会常务理事以及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他在节能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丰富非常的国际合作的项目经验,在2002年——2006年之间担任了中国绿色照明促进办公室主任。2006年到2009年兼任国家发展与改革节能信息中心的主任。 下面请韩所长致辞。
(2010-04-08 11:37:19)[韩文科:]

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参加亚洲媒体的峰会,也谢谢主持人的介绍。关于气候变化问题,根据我的研究经历和能源所的工作重点,谈几点看法。 气候变化问题对世界各国确实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对亚洲地区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亚洲地区应该怎么去应对气候变化?应该怎么看待?根据我的研究,根据我的看法,我想说三点。 第一,亚洲地区仍然是以发展为主的地区。联合国制定了2000年世界发展目标,亚洲地区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应该是一个新崛起的发展中地区,气候变化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刚才几位的发言都提到了,由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所以有区别的责任应该是工业化国家承担主要责任。对亚洲地区来讲,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都比较低,赶上最近十几年的发展态势比较好。所以我第一个看法就是亚洲地区的国家,还是应该瞄准自己的目标,要去发展。如果不去发展,我们就没有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技术、需要国力、需要人们生活的转型。我的观点是我们要把握住这个大方向,亚洲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一定要在应对气候变化大潮中不迷失方向,能够找到切入点发展自己,使亚洲地区整个发展能够逐步地赶上欧洲地区,赶上北美地区,最终实现世界的和谐发展。如果亚洲地区发展不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损害了发展,对世界来讲也不是一件好事。 第二,我们既要发展,又要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做?气候变化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世界各国,包括亚洲地区的国家。所以,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像印度这些发展中的亚洲大国,都做了非常艰巨的努力,承担了自己的责任。谈判还在深入,国际世界的目标就是要锁定在2度。我的看法是,在这个过程中,亚洲地区的国家,虽然说发展水平比较低,还正在发展过程中,但是要积极应对,要积极参与谈判。我们坚持发达国家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们也应该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最后达到各个国家都比较满意的结果,这样我们的地球才能够发展,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也能够良好的持续。
(2010-04-08 11:37:46)[韩文科:]

亚洲国家本身要积极应对,不管什么样的责任,作为发展中国家也要进行应对。怎么应对?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一样,我们是处于发展过程中。发展过程中能源的使用量必然要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在一定时间内也要增加。但是我们不能够走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不能够使人均排放量达到发达国家西方工业化国家那么高的水平。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就要寻找转型,就要使经济发展和能源使用尽早转型。 这需要几个条件,一是需要发达国家对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比较缓慢的国家进行技术资金援助,需要国际社会进行援助。二是亚洲地区国家在亚洲也要建立比较好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机制和体制。大家都要标准一个目标,不仅中国要发展,希望其他的国家也要发展起来,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利益把我们聚焦在一起。同时,本地区也要建立合作的机制。除了地区以外的欧洲、北美地区发达国家对我们进行一些资金和技术的援助,本地区的亚洲国家要在发展中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特点开展很多合作。在合作方面,要建立互信。虽然亚洲地区的很多技术不是很先进,但却是适应地区发展的。比如能源方面,小水电,很多因地制宜的发展,各个国家都可以借鉴,能够建立比较好的地区共同发展的机制,减少猜疑和不信任,这样就可以提升地区发展的能力。 我是研究能源的,我想亚洲地区这些国家也面临着能源转型的问题。因为从世界能源消费的趋势来看,亚洲地区是最近几年能源消费增量增长最迅速的国家,中国是属于前列的,亚洲地区还有很多国家发展速度也很快。我们因为要应对气候变化,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不能走发达国家完全高碳能源的道路。我们必须在发展过程中寻找能源的转型,寻找能源的多元化。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科技能源在发展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更多的非化石能源,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当然亚洲地区发展基础不牢固,但我们要找到切入点,这方面亚洲地区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各个国家应该加强合作,应该去推动,这样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能使亚洲国家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找到自己的发展途径。 发展过程中要转型是很不容易的,嘴上说我们不愿意走发达国家走过的高碳的道路,不愿意走他们的生活方式,但这种生活方式对亚洲地区的影响是巨大的。
(2010-04-08 11:42:38)[韩文科:]

要真正实现能源转型,实现我们亚洲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这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花很大的力气,要走出传统的思维。谢谢大家!
(2010-04-08 11:43:31)[主持人 Mahfuz Anam:]

谢谢您刚才的发言,小组讨论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大家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有区别的责任。各个不同的亚洲国家实施的不同的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希望大家都能有所借鉴。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还要不断地消耗能源。发展过程中也必须做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对气候变化做出应对措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我们必须对未来的气候变化做出有益的贡献,必须在科学技术上进行调查研究,必须做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发展和气候变化方面的关系等等。
(2010-04-08 11:43:56)[提问环节:]

我是来自新加坡的记者。在21世纪对气候变化进行报道的时候,亚洲过去几年中,看到中国日报在气候变化方面做出了非常好的报道,特别是对中国西南干旱地区的报道。20年前我任命了两个全职的记者,让他们报道有关气候变化的问题。 我的问题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时候,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是以利他主义进行应对的。嘉宾对此怎么看?
(2010-04-08 11:58:21)[主持人 Mahfuz Anam:]

他的问题是有一些国家利用所谓的气候变化问题来阻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国。这是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问题
(2010-04-08 11:58:46)[潘家华:]

我同意,但也不同意。 第一,同意是从目前来看,我们有很多所谓领土方面的纷争,有时会以战争来解决。还有一些地区把资源留给自己,而不给贫穷的国家,要保持平衡就需要这样的安排。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严格应对气候变化,因为气候变化对每个人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有很多人为此受苦,遭受很多灾难。 第二,能源安全和能源供应安全方面,亚洲地区没有足够的石油资源和天然气方面的资源。煤是我们的主要能源之一,已经使用了一个世纪。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已经有几千年了,但一百年以后呢,我们还会有煤这样的资源吗?还要靠什么样的能源维持生存呢?为了保证能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行动。 第三,看看传统的关于气候变化方面的关注。谁也不会否定我们要采取的行动,大家站在西山看看北京城区,可以看到北京城区的上空一直笼罩着雾气和沙尘暴。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类能够生存多久呢?北京人一直在做着极大的努力来消除空气的污染。全世界各国都有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消除。这就是关于生活方式的问题,目前我们的生活方式像西方和北美一样,上班下班都是坐车,这是非常不健康的生活方面,因此需要改变。我们拒绝对发展进行限制,但也有自己的理解,就是在发展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以便达到所谓发展又不毁坏环境的目的。
(2010-04-08 11:59:03)[ Nick Nuttall:]

刚才所提到的关于气候谈判,事实上大家在过程当中也在相互指责。在二战结束的时候我们并没有面临气候变化的问题,但21世纪我们却面临着气候变化的威胁。21世纪必须能够说服全球各个国家打开一个建立共同利益的谈判机制,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倾听过亚洲声音。亚洲有很多发展机遇,像印度尼西亚,可以采取蓝碳的发展方式,种植了很多像芒果这样的植物,能够吸收大约52%的汽车尾气。同时旅游业的建立不仅仅对经济,对环境也有很多好处。气候变化跟二氧化碳排放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关系,对臭氧层的破坏,化石燃料的燃烧等等,这些能源的消耗对气候也造成了危害。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共同点,不仅仅是气候变化能够把我们团结在一起,还有很多其他的事件也可以把我们团结在一起。
(2010-04-08 11:59:35)[提问环节:]

我来自于安永公司。我有个问题请教潘家华老师,据我所知您是中国低碳城市的专家,也给中央领导做过这方面课程的培训。低碳城市的发展也是我们公司比较重要的服务之一,我想听一听您的见解,关于中国的城市,比如说东部和西部不同的城市,怎么样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怎么去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哪种方式是最明显的,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低碳发展方式?可能方式有很多种,但对于现在中国的城市来说,比如有重工业城市,有轻工业城市,也有新兴城市,哪种方式是效果最明显的?谢谢!
(2010-04-08 11:59:56)[潘家华:]

非常感谢!关于低碳城市,中国发展的区域差距比较大,各个城市的特征也不一样,但是每个城市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以最快的速度走向低碳。对于东部比较发达的地区,最重要的是改变生活方式,不要追求高消费、高排放的生活方式。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他们应该提高能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这也是他们的最大优势所在,当然中间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我们希望你们对中国的低碳城市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这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棋。
(2010-04-08 12:00:12)[提问环节:]

我是英国政府在中国建立的碳排放项目的官员。在英国有很多建立低碳城市的经验,我在中国没有看到类似的企业进行碳交易和价格方面的变革,其实它可以帮助中国城市整体的发展。我想问问中方的代表,在目前的环境下,我们能够为企业提供什么样的动力,帮助他们降低碳排放?
(2010-04-08 12:05:17)[韩文科:]

韩文科:我的感受跟您是不一样的,中国的企业最近几年在降低排放节约能源方面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有美国学者做了研究,中国能源的价格,比如电价,广州的电价高于美国。中国汽车柴油的价格也是高于美国,中国很多人对此是不满意的。说明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非常注意用高价格去限制消费、抑制消费,只是中国没有征碳排放税,但其他跟环境相关的税收都已经有了。 在中国还有很多,比如说煤价,事实上中国煤炭的贸易价格是高于国际价格的,但中国人的收入水平和企业发展水平跟英国都是没办法比较的。中国对降低碳排放最近几年都是运用了政府的推动力,同时也依靠市场,中国在退出各种各样税收措施加以限制。也有一些企业是自愿地去买排放额度,已经开始了,北京、上海现在已经有了环境交易所。国情不一样,基础不一样。 中国提出到2020年要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到40%到45%,政府也正在研究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这一点可以感受到的。做碳交易排放的公司总希望在中国做大单子,把碳交易买卖起来。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全世界要降低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最重要的是要把它减下去,而不是买来买去。比如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通过CDM去买了,实际是没有降的,只是转移了。这只是个辅助手段,最根本的还是应该实实在在地降下去。当然这种市场是必要的,通过交易筹集一些资金,通过企业资金互相促进融资。我认为这是要进行深入研究的话题,涉及到气候变化的安排问题。美国学者在中国研究一年,说中国很多东西跟美国有得比,比如电价高、煤价高。
(2010-04-08 12:05:48)[潘家华:]

我们也有各种不同的措施,比如财务方面的措施。如果你不根据我们的排放目标以及排放的要求进行排放,可能会有一些经济上的惩罚。我们还有政策上和行政上的规则,这跟经济上的惩罚措施也是相关的。所以,中国有一系列的政策进行规制。
(2010-04-08 12:06:16)[现场提问:]

我来自马来西亚。刚才说到很多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得不够,中国提出2020年准备达到减排的目标,不知道这个目标实现的怎么样?今后的情况怎样?同时你们希望发达国家能够为你们做什么?
(2010-04-08 12:18:33)[ Nick Nuttall:]

发达国家的确是做得不够。联合国所采取的模式以及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我们所做出的承诺,非常清楚地看到在2020年要控制2度的目标达成,发达国家要做出非常多的努力,现在他们并没有做出量化的承诺。您所问的是对的,对于发达国家而言,量化性的目标是什么。
(2010-04-08 12:19:05)[费乐歌:]

我觉得应该是40%,而不是30%。这个40%的目标应该最后能够达成,这也是《哥本哈根协议》让人特别失望的一点,就是我们没有基于1990年的目标达成40%的目标,甚至可以控制在1.5度。因为《哥本哈根协议》没有对发达国家做出任何的承诺,相反发展中国家却做出很多承诺,这是让人觉得很失望的地方
(2010-04-08 12:19:20)[现场提问:]

在整个国际社会当中,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常识,就是谁污染谁付费,谁污染谁就应受到惩罚。如果把这个机制很好地执行下去,在全球的社区当中就应该有很好的政策出来了。既然您来自联合国,是不是应该谈点观点?
(2010-04-08 12:19:37)[ Nick Nuttall:]

污染者应该是付费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提出了共同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因,但发展中国家必须跟上来,因为这已经是全球性的问题了。但我没有一个直接应对你的问题的答案。
(2010-04-08 12:20:00)[潘家华:]

我们谈到发达国家应该对历史责任负责,这是温室气体总量和气温增长的历史原因。但事情是非常复杂的,目前我们对发达国家的指责已经非常多了,但必须进行区分,有的发达国家排放量是属于维持自己发展的,而有些国家是属于奢侈排放量了。所以,我觉得对于发达国家也应该进行区分。
(2010-04-08 12:20:17)[现场提问:]

我是一位老师,教授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课程。我想对西方媒体做个评论,不是提出问题。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发现美国的声音占据了大部分,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媒体加入进来。现在的很多媒体是跟着美国的声音走,即使有些人想把自己的声音说得更清楚,但目前还是不能做到。全球的生活方式正在向美国看齐,人们自然而然地就进入了美国的轨道。也许有人会问,美国和欧洲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减排的目标应该是什么?我现在的问题是在美国占主导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怎么做才能应对气候挑战?
(2010-04-08 12:20:49)[潘家华:]

别担心,中国已经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我们做了很多的事情,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也做出了很多投资,以后美国要跟着中国走,而不是中国跟着美国走。
(2010-04-08 12:21:09)[费乐歌:]

就像我刚才所说的一样,政府在谈判之外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有一些策略和计划也可以做,所有这些倡议可以在谈判范围之外进行。我想要强调的重点是目前发展中国家应该以有组织的方式参与到政府范围之外的范畴。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地执行共同带有区别的原则,我想政府外的一些倡议就能够进行下去了。
(2010-04-08 12:21:45)[Nick Nuttall:]

美国因为非常大,有很多州做得非常好。尽管对美国有很多批评的声音,但有的地方做得是不错的,而且有的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也是比较高的。我主要想谈的是,在整个经济危机当中,中国1/3经济刺激计划的资金花在可再生能源方面,韩国则是将90%的政府经济刺激计划花在能源上。如果美国能把10%,甚至20%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花在可再生能源上或绿色发展上那就了不得了,可是他们没有花在这个上面。在这方面,我觉得美国做得的确没有其他国家好。
(2010-04-08 12:22:01)[主持人 Mahfuz Anam:]

非常高兴做这一节的主持人。的确如此,现在在全世界范围内在进行很多的谈判,也在讨论共同和有区别的原则该怎么做。从媒体的角度而言,大家要做的是要有自己国家的策略,尽管需要国家的策略,但不应该强化国家的概念,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我没有介绍自己来自哪里的原因,我实际来自孟加拉国。我们需要有一个全球性的策略,如果上游的国家河流受到了污染,自然会流到我的国家,我们国家的植物就会受到污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特别希望大家在一起共同商量策略的原因,而不是只关注自己国家的利益。今后的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这样进展下去,有可能二、三十年之后孟加拉国的地表水都不能喝了。在孟加拉国所有的农业生产基本上还是依靠地表水,印度地表水的污染情况以及因为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地表水减少的情况都非常严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有一个全球性策略、地区性策略的原因。媒体应该不断地进行呼吁,媒体所做的事情是无限的,特别感谢所有人的参与和讨论。
(2010-04-08 12: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