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最新一期中国日报网《外交讲坛》节目。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已于22日在日本结束,这是自日本大地震发生以来,三国领导人的首次会面。那么在日本核阴云尚未完全消散之际,三国领导人究竟都谈了些什么,对以后的东亚局势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两位国际问题专家,为大家进行解读。

一位是中国前APEC高官和驻外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 执行主任 王嵎生

中国徐福会会长、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前中日经济交流会秘书长 张云方。

欢迎两位,首先,本次三国峰会已经是第四届了,与前三次相比,此次峰会召开之时的国际和地区背景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王嵎生:很多专家就讲,中国周边起火了,实际上是有人在放火,搞的沸沸扬扬,这一年大家知道,东亚、特别是东北亚挺紧张的。

但是中国非常冷静,从大局出发,苦口婆心,劝和住它,平息各种事件,实事求是地都有各种表态,这个我就不说它了,这个已经是过去的意义了。

那么今年确实有很大不同一开始就发生了两个大地震,一个是日本自然灾害的大地震,一个是中东北非的政治大地震,这是一个国际重大的背景。第二个重要的国际背景,也是地球背景,那就是中美的关系,胡锦涛书记访问美国,中美关系有一个新的定位,就是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一个新的定位,然后还决定要建立亚泰地区安全问题的机构,还有接着后面陈炳德(音)部长一句话问了,这个大的国际背景,对美国因素的干扰,许多正面的积极作用,或者可以用不客气地话说,他有某种自由作用。这几种情况是这次召开会议一个大的国际和政治背景,地区背景。

主持人:张老师我完全同意王大使的分析,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是从2008年开始的,已经举行了三次了。它对中日韩三国理念的沟通,增进理解,对东亚地区,特别对东北亚地区的稳定和平发展,地区合作,特别经济合作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我是这样看的。那么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常态的机制。可以说任凭风雨狂,桃花依旧笑春风。

每年峰会召开之际,都处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大事件还好,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实际上没有一片树的树叶是完全相同的,每一次召开有不同的特点。那么我想是不是可以从三个方面看一些他的不同:一个层面是世界层面看,那么今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爆发了一些令人想象不到的突发事件,王大使已经刚才提到了,包括最近击毙本拉登,伴随着金融危机的一些的波动,我个人认为美国了加快他在世界上的战略部署,加快了战略的动机,强权政治更加突出。中东也好、北非地区也好,这些地区,也是大家熟悉的埃及也好,利比亚也好,都发生一些变化。而且我想网友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了,那么中国GDP在去年名义上成为世界。实际上大家知道这个GDP对中国来讲,不能真正反映中国的实力,GDP对美国和日本这样的国家来说,那么可能是能够反映他们,因为GDP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包括了外资,而中国外资是占了非常大的比重。

那么去年我们的GDP是5.8万亿美元,其中有1.2万亿美元是外资,那么这个概念就是等于5.8亿减去1.2亿,这是我们的这几年生产数值。因此用GDP评价中国并不见得合适,但是这成为一个一些国家来怎么看中国热议的一个选题吧,那么这里头有的是不清楚背景的,有的是心理不平衡的,有的当然是为我们高兴的,但更有比较荣幸的人,这个比较荣幸的人我不说,可能大家也知道。就是你中国发展不发展,我都要为难你,是这么一个态势。

那么特别是借着这个来找些借口。我们说谈GDP实际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一些国家,一些人实际上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意思,这是一个借口,这是世界形势。

第二从亚洲、中亚,特别是东北亚层面看,朝鲜半岛局势紧张。比如说去年年底的一些军演,美日韩联合军演,这是过去没有像这么频繁、这么大规模,没有的,美国的航母频频出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那么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因为我们大家联想到这样一个问题,网友们可能也联想这个问题,就是东北亚和东亚的这种形势和世界的形势有什么关联呢,它是偶然的吗?它是突发的吗?这是很简单的大家问的问题。还有就是它的发展会对这个地区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个是东亚的一个政治情况。就在这个时候又爆发了,应该说人类近代史上第四大级别的大地震和海啸,特别是谈虎色变的是什么呢?核电站的核泄漏问题,这个影响很大,对各国都产生影响,我们周边国家都是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是地区这个层面。

第三个层面我们可以看,双边关系,就是中日、中韩、日韩,从这个方面看一下,我们三国首脑会谈前的一些情况,那么一个是刚才涉及到的,日韩因为领土问题和历史问题也是非常紧凑。中国去年因为所谓的撞船事件,那么中日关系,本来我们辛辛苦苦地通过努力得到了回升了,但是一下子两国国民感情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为领土的问题他不是一般的问题,我们过去讲核心问题是什么?就是领土问题。

应该怎么说呢这三个,也就是世界、地区、双边这三个层面来看,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沟通,那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是三国领导人的会谈是有事要做,有思想要沟通,也是非常非常必要的,那么这是一个说我从三个侧面来看。

主持人:那么在两位看来,这次会议最大的成果是哪些方面?

王嵎生:正是因为去年状况的出现,所以今天胡主席访问美国,重点地区新的定位必然对这个地区有影响的,为什么搞亚太安全机制呢?就是要吸取经验,总结教训,如何避免像去年情况的出现。那么日本大地震凸显了非传统安全领域挑战非常严重,中日韩之间,相互依存是更加紧迫了,合作更加需要了,所以现在这次召开中日韩会议,联系了成果的问题。成果一系列,网友们可以看联合宣言,最主要给我的印象就是整个的过去定的一些合作,合作的进程大大加速了,秘书处也如期建立了,这是机制化了。另外还有一些新的创意要即将被接受,比如说地震和海啸研究,中国出资来举办这个研究,一系列的活动,我觉得最大的印象,是提速了或者是加速了,有的提前落实了,这是略大影响。

张云方:这次会议的亮点,大家可能看报道中体会到了,我个人认为,可能有这么几个亮点,一就是地区的经济合作,FT建设向前大大的迈进了一步,因为包括设立秘书处,包括一些其它行动,这是联合性声明中已经设立的,这是地区的合作。那么从双边来讲,这一次应该说过去三次会议,那么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但是没有像这一次三国领导人感到非常紧迫的感觉。有一种紧迫感,有一种和谐的气氛,也就是在大灾面前如何合作,在人民面对支援的情况下,所以第二个亮点就是关于救灾、防灾,就是面对大自然挑战如何合作的问题。那么既有地区的合作,又有双边的合作,因此不是一个国家能够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亮点。中国方面,特别是温家宝总理,再三说到了中国人民对这个灾区的人民的这个问候,同时又说我们将继续对日本进行援助,尽可能还要派团去,这是两个亮点,我是这样看的。

主持人:现在网上还有一种观点,中日韩三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都是对美关系,所以三国只要跟美国处理好关系就万事大吉了,而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合作好象形式大于内容,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两位对这么一种观点怎么说呢?

王嵎生:网友们对这个问题提的是很好的,也有的有的不了解情况,不完全是那么一回事。中日韩这三个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出于不同的目的,都愿意,或者说都需要同美国搞好关系,或者是加强或发展关系,这是很正常的,也是一个客观事实,中国一向欢迎美国在这个地区发挥集体的正面的作用,美国在这一地区它有它传统的利益,一直是欢迎的。这次胡主席访问美国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欢迎美国在这一地区发挥积极的作用。那么既然是《外交讲坛》,我就不妨把这个面纱揭开,外交上真正是这么说的,中国真心实意是这个意思。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不欢迎你在这一地区起消极的、反面的作用。这一点美国应该心知肚明的,你比如说在中国周边,我们中日韩搞好关系,你们美国应该是欢迎,我们又不是排他性的,我们是欢迎你接受这个。你要用另外一种思想来看,冷战思维来观察,你要挑拨这个关系,这个就是不会欢迎的。日本跟美国有同盟关系,韩国也有某种同盟关系,我们不赞成任何同盟关系是针对第三国,反对用冷战思维来处理与其它国家的关系,反对用社会制度来划限,那么显然制度是不一样的,那么怎么学会和谐共处,而不要用冷战思维的观念来办,所以这个我们是不赞成的,所以我非常欣赏日本前首相,竹下讲的话,我们日本要在东西方之间发挥桥梁作用,他也要跟美国搞好关系,美国同盟他并没有搞掉,中国也没有意识要把它他们封杀,也没有这个意识,但是他要发挥桥梁作用,我觉得这就很好。他说我日本的定位应该定位在生机勃勃的亚洲地区,这样很符合事实的,我也很欣赏已故韩国总统,他生前曾说过一句话,我们韩国在东西方间之间发挥平衡战争作用,我们同美国是同盟,同北朝鲜是同胞,我觉得这句话很有益于这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所以三国都要和美国搞好关系,所以应该是有这样一些东西需要注意的。

另外更不能认为像日本过去一个时期,有个别的领导,他认为我跟美国搞好关系,就万事大吉,跟着中国,你中国就奈何不了我,他就没有想过美国也要跟中国搞好关系,他这种思想就是一种冷战思维,和半老大的思想,我希望现在日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主持人:认为中日韩三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在过去一年中,三国之间出现了不少问题和摩擦,甚至一度出现了比较紧张的气氛,请问两位专家,以后如何保证三国之间的合作不被一些"突发事件"所打断?

张云方:就说这次大地震来讲,处理好对美关系能够解决和消除地震,海啸和核泄漏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吗?这个不可能,这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最先受到危害的当然是我们周边的国家了。温总理参加中日韩三国首脑峰会的时候,到宫城和福岛去再次慰问灾区人民,再次重复,我们身同感受这句话。我想这句话意义深刻,网友们可以琢磨琢磨。

另外地区合作,就是构筑东亚的共同体,FTA这也是美国无法替代的,它可以说三道四,可以进行干预、进行阻挠,但是它不是东亚国家。东亚的事情要由我们来协商,来解决。

第三个误区就是忽略了战略艺术,就是尽管日本和韩国都是美国的战略同盟国,美国的战略也是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日本,利用韩国,最大限度地来遏制中国,这种是我个人的观点。但是日本和韩国也不是不清楚,最终的厉害关系,特别是日本韩国的老百姓,他们会唯美国马首是瞻吗?我想不太可能。美国是想中日韩三国交恶,他从中取利,这种战略的考量,不是你搞好了同美国的关系,它就会放弃这种思维和这种企图的,而且日本和韩国也不是不清楚美国的意图,他们是愿意死心塌地地为美国效劳吗?我觉得值得怀疑。中国有句成语,狡兔死而走狗烹,他们绑在政治上也有苦衷,我们视而不见,上了他人的离间之计。所以我认为发展同日本、同韩国,就是双边关系与资源国家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中国提出了要睦邻、安邻、富邻的这种理念的所在,我们求的是和平发展。所以王大使刚才讲的很清楚。

主持人:那么刚才两位提到背景的时候也说了,在过去一年当中出现了一些摩擦,双方之间也有一些紧张的气氛,请两位分析一下,在以后的合作当中,如何避免一些偶发事件,或者突发事件打断我们三国之间的合作呢?

王嵎生:我是觉得首先第四次会议就充分体现了双方都是顾大局,从宏观上来看三国关系合作的重要性,和对三国都有利的这一面,这是很好的,如果能坚持这个公报发表的东西,或达成的共识,从地震、海啸,以至于到旅游,我们就答应了他,如果认真落实下去,首先我觉得三国合作的一个新的进程。

那么如何避免突发事件怎么避免呢,我觉得首先要顾大局,要有长远的眼光,站在三国战略重要性的高度,来不断充实这个关系,双方和双边的互惠合作的关系,这个要搞好了,它就是三国合作的基础。但是光是这样不够,它有国际干扰,也有国内不同势力的干扰,特别是鹰派右翼势力的干扰。因此我觉得避免这个问题,最重要的一条,除了顾大局,识大体以外,的确要摒弃冷战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排除干扰,证明两个问题,造成这个就是历史遗留问题,这个在国际上普遍存在,中国同周边国家,也不仅仅是同日本、同韩国也是一类问题,比如我们和印度也有历史问题,同越南也有,问题是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原则,现在我们跟印度有关系,和东盟也有这种类似的原则,就在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以前,双方面和有关方面都要淡化矛盾,不要做任何刺激和加深这个矛盾的事情,不要做不利的事情,要维持这个稳定,等待时机成熟的,再经过谈判,一步一步来解决,只要本着这样的原则。否则的话像去年钓鱼岛扣押中国渔船的事情,日本就过了线了,他就加深和刺激这个矛盾,如果是淡化这个矛盾,有好多事情双方面都好办一些,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是现实利益的矛盾,不同的国家,在国际上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他还有老的同盟关系,老的文化关系,历史上各种各样的关系,特别是经济和贸易上利益上的矛盾,因此在处理利益矛盾和不同诉求的时候,除了考虑本身的利益以外,你必须要考虑对方的和你的合法利益,如果这点不考虑,只顾自己的利益,那在国际上是自私的做法,我们中国也有个别的专家学者说过,我们的利益到哪里,我们的军事力量就要在哪里,我们要坚持捍卫自己的利益,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你的利益到哪里,我们是要维护我们的利益的,但是对方的,有关方面的,他的合法的利益你不能不兼顾,我们叫兼顾和包容,这样你才能和谐相处,否则的话你只顾自己的利益,在外交上是不可能的事情。美国也做不到,他建立美国统治下的世界和平,都按照他的东西来做,那行吗?由于不同的文化,,在APEC里面,有一个APEC方式,你提一条,就是承认多样性。就是APEC的21个成员,他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结构不同,他的文化历史,社会制度不同,因此什么事情你不能一刀切,你承认巨大的多样性,就允许有灵活性,间接性和包容性,要自主、自愿,协商一致,是平等互利,遵循一个战略原则,大家为共同的目标来达成。这样的话就容易和解下去了,所以我归根到底这两个问题如果处理好了,在顾大局,识大体前提下,我觉得诸多矛盾是可以避免的。

张云方:对这个问题我个人想法,首先我们要有一个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这么一个理念,这个是必须去树立的,要有一种和平合作发展的理念,也就是首先在我的脑子里头,不要有些其它的,所以因为小的事情影响大,这是理念是最重要的。那么包括构筑经济共同体在内的,中日韩三国这种合作的安全体制,这是一个。

第二就是建立万一有突发事情的发生怎么办,要快速稳妥处理的这种机制,要建立这么一个机制,刚才提到了撞船事件,本身有问题,处理这个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需要在意想不到的突发事情出现以后,有一个稳妥快速地处理,要把它控制在最小范围。

第三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要快速把它控制在最小的影响范围之内。

第四个是三国的合作包括要有一个法律的保证。建立健全中日韩三国合作的法律平台,我认为很重要。那么这次中日韩三国关于经济合作有一个秘书处的问题,这个就是一个保证,要有一个机制。当然正常的国家关系不是说一点摩擦都没有,这个也不现实,意见不统一,家庭还要发生矛盾了,所以国家之间的一点问题没有也不可能,问题是不要爆发突发性,恶性的这种事情。就是我们怎么中日韩三国都不要受外界的干扰,我认为中日也好,中韩也好,今后将是合作为主的态势,合作和竞争并存,协调和摩擦并存,但是合作是第一位的,协调是第一位的,这是一个主调。

主持人:在本次峰会召开之前,有"日元先生"之称的榊原英资提出了"汉字经济体"的概念,现在网上的讨论也很热烈,有的网友表示支持,有的表示反对。请问两位专家解读一下这个概念,之前我听说张老师对榊原英资还是比较有了解的,您先谈一谈这个方面吧。

王嵎生:榊原先生是我的老朋友,也是好朋友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他任日本金融研究所长的时候,曾经率团访华,我们朱镕基总理曾接见他,这个人头脑是很清楚,学术造诣很高,我很敬重他。在当时还有一个,朱镕基总理接见他们访问团的一个照片,你可以看看。

这位就是榊原先生,我想他提出这个汉字经济体是不是从文化现象概括出来的,因为这些年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无论是香港还是澳门,还有其它与汉字有关联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呈现一个强势发展的劲头,过去曾经有过东方文化的概念,认为日本的崛起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长足的发展又出现了华人圈的这种说法,但是我认为中国奉行的是和平发展的理念和信条,没有建立大中华圈的任何的企图和设想。没有文化的国度是不可能持久发展和真正强大的,这句话没错,但是文化不是强制的,他具有强烈的兼容性,我们知道如果中国,看中国几次文化的高潮也是,那么中国第一次文化高潮,如果没有战国时期六国的文化的兼容,就不可能有儒教这种衍生,而唐朝如果没有东西方文化的这种交流,就不会有以和为贵的这种儒教、佛教文化结合的这种产物。日本也是一样,不论是大化革新,还是明治维新,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影响交流,就不会产生推动日本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美国建国200多年的历史也是这样,美国发展他是欧洲文明和美洲文化结合的产物嘛,因为我认为文化来说,是杂交文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杂种文化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也说明了这一点。

目前的现实是中国虽然发展了,但是我们的软势力,也就文化这方面还差的很远,也就是文化方面我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个课我们必须补上,而且刻不容缓,榊原先生尽管有敏锐的洞察力,有良好的祝愿,但是我个人看法,认为提汉字经济体还不太赞同,有些偏颇。

王嵎生:张老师我觉得他刚才讲的很好,特别这个人做过亚洲银行的行长,我想这个人本意还是好的,不是要搞一些排他性的,但是在现实的生活里是蛮困难的,我觉得也不太现实,从我们中国的有关的外交来看,恐怕也难以按照这样的路子走,但是东方文化要亲密,要发扬光大,这个思想是可取的,我认为我们现在不管是从文化来讲,讲汉字经济体,所谓汉字就是汉文化,就是中国文化,连这个日本和韩国,他们有的人可能都不能接受。韩国他为什么把汉城改成首尔呢,汉是中国了,其实不一定是那一层意思,有的人就认为是这个意思,他有民族情绪。日本就讲我不是汉字,你说你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了,这个国际上互相的交往都有一个互相学习的问题。

我主张像东方文化,东方经济更缩小一点,东北亚经济第一我们主张还是开放性的好,不搞什么汉字经济体,大众化经济体,开放性的、包容性的,因为我们东方文化固然有很多优秀的东西,我们经济发展在国际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你还要借鉴别人的东西,西方有很多好的东西,让我们来学习他,只有这样我们东方的文化也好,以汉字地区和国家也好,他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我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我在国外呆了很多年,特别是在阿拉伯国家,看到像黎巴嫩,巴基斯坦,他很多混血儿都是非常漂亮的,不管是男的女的,男的很帅,女的很漂亮的,这个比方肯定不恰当,但是有一定的道理,在国际上文化也好,人类发展各方面,还是要相互学习、借鉴、合作、包容,不要惟我独尊,一枝独秀,搞这个圈,那个圈,如果不是对抗的话恐怕会引起矛盾。

主持人:有一个网友提出一个问题,他也非常关注这个峰会的成果,他说中日韩有没有可能,有没有必要来共享核安全的信息,提到核安全也是峰会的重点,但能不能实现,现实的可能是什么样的,请张老师说一下。

张云方: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在这次会上,李明博总统在讲演中说了,希望能够今后加强这方面的信息的交流,他就说了,这次日本的核泄漏,我们一点不知道,没有向我们通报,提出了这个问题,那么最后这一次三国首脑峰会,最后的一个结论是什么呢,今后加强这方面的信息交流共享,这已经确认了,所以我相信三国首脑达成的这种共识,一定会踏踏实实地进行下去,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信息共享,能够提高我们合作的档次。

主持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实际上"脱胎于"东盟与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10+3") ,在已有合作框架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单独举行三国领导人峰会?会不会冲淡原有合作框架的作用?王大使您说一下。

王嵎生:因为我从93年就开始参加,我从哥伦比亚回来,就任命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国的代表,那时候是高官,其实我也不高,也不是个高官,就是他是个专有名词,就是一个国家代表。

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当时的马来西亚的总理马哈蒂尔,他就提出来APEC,东亚经济核心组织。就想把东亚国家和地区能搞这么一个组织,但是美国是非常不赞成的,或者说是强烈反对的,在这个时候日本就很顾虑了,韩国也有一点顾虑的,可是我们当时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时候,韩国提出来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那个是18个成员,后来发展到21个成员,但是韩国就建议,我们每次高官会,每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都有三次高官会,后来为领导人准备那一年的年会,执行上一届年会的决议,领导秘书处和各个委员会,韩国就提出来,我们三个大使,三个高官,每次会议我们要先开会,东盟国家开会,我们也开会,那时候我们国内也同意的,我也参加的,可是那个时候韩国就认为,我们中日韩的经济,不管从经济人口多方面都比东盟要多啊,为什么要搞4+3啊,那时候有8+3,6+3啊,后来发展到4+3,为什么搞6+3啊?我讲人家早就成立了,他有个长期运作的渠道,搞的很好的。我们4+3有什么不好呢?他讲应该倒过来,3+6,但是我们讲不要这么提,这样提容易跟东盟有点对了仗,我们是互相互补的,不是互相对立和碰撞的。所以后来我们基本达成一个共识,就是我们三家可以开会,但是不要提3+6,那时候东盟是6个国家,还是6+3就是6+3。

从那时候我们每年4次高官会,我们三家都在一起聚会,虽然不是后来东西的前身,但起码是一个萌芽吧。后来就发生六个变成了十个了。4+3的时候呢,日本和韩国,认为我们三家这么强,应该我们三家去主导这个,回来我们觉得现在这个形式还是很好,一直支持东盟发挥主渠道的作用,所以我们这三家,在每次东盟开4+3会议的时候,我们三国领导人就碰头了,也看到一些问题。后来就不在会议上开,这是纪元政治,和三国整个的发展和合作的需要,这个需要并不在任何意义上拥有着,从里面摆脱出来,更不意味着跟东盟对着干,要发生摩擦,不是那样的意思。

你们看现在我们中国和日本发展到什么程度,现在中国既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国,也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国,去年中国和日本达到3千亿美金,同韩国达到两千多亿美金,韩国给我们的利益增加了32%还多,所以整个这个需要从东亚,由于这个需要三家开会,我觉得是一种发展,而不是从里面脱胎出来的,更不是一种好象要跟东盟发生矛盾的,所以现在东亚有很多组织,4+3,还加3,有人4+6,我说4+6是不对的。它是4+3,然后又加了3,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来有什么不好,他们连接了一大片,印度这边连接了蓝亚一大片,进来有什么不好,对不对,但是他毕竟跟我们意义还不是一样,所以后来叫做东亚峰会论坛,美国也进来了,没什么不好。大家只要不用冷战思维来考虑,我觉得处于地缘政治需要,你都可以次地区的组织,我们这个东北亚这三国可以叫次地区组织吧,但是不要把它变成一种排他性的,对抗性的,应该是开放性的、包容性的、合作性的,我觉得只要有这样一种理念就行。

张云方:王大使因为他是高官,所以他讲的脉络非常清楚,我要理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中日韩三国的首脑峰会,与东盟10+3+3会议的内容和性质有什么区别,东盟10+3+3的会议是东亚地区一个大的概念,涵盖面广,中日韩是一个小的概念。10+3+3,它的内涵主要是经济体,中日韩三国的首脑峰会,是中北亚中三国的概念。他的内涵不止是经济包括了政治文化等广泛的这种领悟,那么建立三国的经济FTA,这是其中的一部分,我是这样看的,是一个章节吧,那么建立一个和平稳定的中日韩三国的关系才是他的使命,就是要搞地区的稳定,这么一个机制。

那么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中日韩三国的增进相互理解,和平发展,而且也在于能够为10+3+3为东盟,整个东亚地区的和平发展创造条件,所以我认为大使讲的很好,它不是一个矛盾的,而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这么一个机制。所以加强中日韩三国的这种互动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自己有利,对地区的发展也非常有利。

主持人:这个发展应该是合作,应该是包容开放性的。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在这次峰会召开之前,三国领导人都去日本灾区慰问民众,网上就是有一个观点,说这是日本人在搞“核捆绑战略”,拉上中韩的领导人,到灾区去为他们的政府做宣传,做形象公关,那么两位老师对这么一种观点怎么看的?

张云方:我认为网友提这些问题,是非常关心一些国际形势吧,但是我个人认为,任何一个国家举办任何的国际会议,包括国际赛事方面,都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和政治角度考虑,这无可非议,问题是什么呢?问题在于参与国家如何对待这种不可否认的现实,那么温总理这次去灾区慰问,带去的是我前面说了,中国人民的这种亲情,关心和问候,表现出对自然界的这种挑战人类这种大爱,这种博爱,这些崇高国际主义的精神,说明人间不止有摩擦,更有温暖,更有爱。传达的是中国这种和平理念,与日本友好的信念,不可动荡的信念。是中国人民不因被误解而不识大体的这种广阔的一个胸怀,是在大自然界挑战中,现在自然界越来越严重,人类是自然界挑战中的一个命运的共同体,传达这么一个信息。网友们知道,去年撞船之后,中日两国间出现两个80%,80%中国的国民这个对日本没有好感,同样日本80%的国民对中国没有好感,这是一个可悲的数字。

那么我们辛辛苦苦的,包括破冰之旅,融冰之旅,暖春之旅,修复两国的关系,遭到这么大的破坏,这是很悲痛的。但是日本大地震之后,中国的地震的这种关爱,那么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日本人民的误解,中日间的这个好感度现在正在回升,看前不久的调查,这是大家都可以了解的。那么这次中日韩三国首脑峰会,温总理明确地表示中国愿意支持日本赈灾物质和各方面的需要,表示愿意恢复中日间的这个旅游合作,愿意在保证人身安全的这个前提下,放宽日本农产品进口的限制。

同时温总理还说明确地表示,中国愿意支持日本所需的赈灾物质和各方面的需要,表示愿意恢复中日间的旅游合作,愿意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放宽日本农产品的进口的这种限制,同时温总理还说,中国将派出考察团和贸易代表团,那么去考察。中国政府将根据考察的情况,拟定合作和拓展贸易的措施,这个非常积极的看法。最后温总理还强调,中日双方要在防灾、救灾、地震、海啸的监测预报,以及核安全等方面展开共同研究。在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而且网友们更清楚,温总理还特地邀请500名灾区的学生到中国来渡假。所以这种活动可以看到,中国这种的这种关爱,这种和平的理念是处处可见的。我想温总理这次之行达到了目的,那么中国的和平友好得到了日本人民的肯定,也得到世界人民肯定,所以我认为那么这次去,虽然日本它有自己的考量,但是我们传达的是我们爱和平,对日本人民这种关爱的心情,那么充分表彰我们这种感情。

王嵎生:就一句话就是讲核安全,是中国、日本、韩国众多的核能就是对待三家都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日本主观意识如何,客观上三家都是要合作的。

主持人:那么在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与韩国总统李明博还进行了会晤,而且据报道几乎在同时,朝鲜的领导人金正日也来中国访问。在不久之前,韩国还正式提出了要邀请金正日参加将在明年在首尔举行的核安全峰会,那么两位认为这次的三国的首脑会议,会不会对朝鲜半岛的局势,特别是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重启,产生一些积极的作用呢?

张云方:我先简单说一点,我认为中日韩三国的首脑峰会的成功,本身就是对东北亚地区的稳定极大的贡献。当然也是对恢复六方会谈有利的促进。

温总理在会上,在中韩首脑会谈的时候特意通报了金正日正在中国访问的这种信息,披露了这个信息,说明中国在朝鲜半岛稳定方面是进行了积极的努力,但是我个人认为,六方会谈能否早日恢复,不是看表态,而是要看行动,特别是要看美国的行动。这是我个人感觉。他不取决于中国,我们已经尽了力所能及的义务,所以这次会的本身成功,推动六方会谈,这是没有异议的。

王嵎生:我想补充一下,邀请北朝鲜金正日去参加的问题,我注意到这个报道,也紧紧观察国际上的反映,在北京我遇到很多中国和外国的专家学者,我跟他们交谈,很多人对这个邀请信是有看法,有质疑的,跟我们讲,这个不是作秀吗?你挺他,挺了这么多条件,你要他承认六方会谈有多种程度各方面,你要他承认和道歉天安号事件,还有延坪岛事件联合国都没有肯定就是他搞的,他也否认了,明知不可能还邀请,所以很多专家讲这是作秀。这次评论我觉得值得韩国领导人认真对待。

主持人:就是有可能把皮球踢给了朝鲜。

王嵎生:就讲你故意出难题,你一个条件也做不到,明之不可为而为之,而邀请之,那么人家专家学者,你真的要邀请,还是要把球踢给人家,给人家出难题啊,我相信韩国的政府,情报最后都会听到的,值得他们认真对待。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两位嘉宾的点评,下一期《外交讲坛》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