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法华媒:公祭日是中国对亚洲和平的重大贡献

2014-02-28 17:29:39 来源:环球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百度百家
 

法华媒:公祭日是中国对亚洲和平的重大贡献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法国欧洲时报网2月28日文章,原题:公祭南京苦难,让世界正视亚洲的奥斯维辛 中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27日经其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抗日战争,3500万中国军民伤亡;南京大屠杀,30多万同胞死难。作为二战反法西斯亚洲战场上的主力,中国受难深重,确定“纪念日”和设立“公祭日”表达了包括海外华侨华人在内的所有炎黄子孙的心声。但在因日本当局右倾化政策而使中日关系日见紧张的当下,此举也令人注意鲜明的警示意味。据朝日新闻报道,就有日本外务省官认为此举是“对日本全体的敌视”,并称中日关系将因此进一步恶化。

这无疑是颠倒黑白、倒转因果。《华尔街日报》最近一篇文章指出,东北亚政治格局由历史记忆形成,每逢一位日本政要出面否认日本的战争暴行,中国对日本的种种记忆会被再度唤起。就在本月初,又有日本NHK经营委员百田尚树发表过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首相安倍则继续尝试通过修宪来打破战后体系,公然否认历史罪行。促成中国立法确定纪念日的现实原因,和让中日关系一步步紧张的最关键因素,正是日方就二战罪行的态度根本无法让世人接受。

国际上不少国家,尤其欧洲,早设有二战受难者缅怀日。最著名的当属每年1月27日纪念奥斯维辛解放的“缅怀大屠杀受难者国际纪念日”。这一天,当年的加害国德国,会与数十个国家一道,郑重举行规模庞大的悼念活动,反复道歉,反复省罪,牢记历史中这最黑暗的一页。德国在奥斯维辛大屠杀纪念日中的一贯表现,让世人相信它未止步于忏悔,更愿永远警惕悲剧重演。这为德国重新赢得了它在欧洲与世界上的地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