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奥林匹克精神的践行者和弘扬者——记习近平主席索契冬奥会之旅

2014-02-09 03:48:32 来源:新华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百度百家
 

体坛竞技,一曲恢弘的交响乐章;外交风云,一段壮阔的历史诗章……俄罗斯小城索契,从未如此绽放!

蓝蓝的天、蓝蓝的海。山绿雪白,瓦红壁黄。从空中俯瞰,索契宛若一条彩虹,静卧在辽阔的欧亚大陆腹地、崚嶒的高加索山脉之侧。

国际体育竞赛,植根于经济、浸润着文化、彰显于外交。

今天,索契冬奥会的舞台上,世界读出了什么?

品读冬奥会主题“俄罗斯梦想”,追寻它走向复兴的坚实足迹。这里,承载着俄罗斯人民的炙热希望。

65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纷至沓来。

一位举足轻重的贵宾,应普京总统盛邀,如约赴会。世界的目光,投向索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风尘仆仆来到这里。

他是俄罗斯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短短一年,三访俄罗斯,六度元首会晤。他是首位出席境外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开幕式的中国元首,连续两年外交开局选定俄罗斯,尽展纵横捭阖的从容、自信。

他是体育迷,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践行者、弘扬者。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他倾注大量心血,“奥运情结”植根心田。一个世纪前中国人的“奥运三问”振聋发聩,倾听历史深处的民族呼声,个人的梦、体育强国梦和民族复兴梦,息息相关、咫尺之遥。

2月6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索契。

穿越百年沧桑,引领梦想征途……

引领中俄关系 一条破浪前行的宽阔航道

一次春天的访问。

时间仿佛凝固,场景如此相似。去年3月,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的首访,抵达莫斯科首日,普京总统全程陪同,历时8个小时。

这一次,为最尊贵的客人,索契同样留足了“中国时间”。

博洽罗夫溪边别墅,海天一色,风卷云舒。普京总统早早出门迎候。

习主席车队尚未停稳,普京总统快步上前。好友重逢,紧紧握手、凝望……

“按照中国习俗,邻居办喜事,我当然要专程来当面向你贺喜,同俄罗斯人民分享喜庆。”习主席这样说。“春节是中国人民走亲访友的日子。您此时到访俄罗斯就是来看望好朋友。”普京总统这样说。

6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普京总统放下国内千头万绪的“家务事”,应约赶赴北京。而这一次,中国同样要体现对全面战略协作伙伴的支持。

支持!遭遇灾难时、外交斡旋中、经济发展上……在每一次,对方最需要的时候,坚定站在一起,中俄两国人民心手相连、守望相助。

这是一次新年开篇之作,也是一次延续友好之旅。两国元首战略引领,就在这黑海畔、高山下,拿如椽巨笔,自信勾勒新一年的中俄关系蓝图。2014年中国梦和俄罗斯的梦想征途,从这里起航。

共同拥有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两国元首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习主席诚挚邀请俄罗斯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普京总统欣然回应,当即表态愿将俄方跨欧亚铁路与之对接。中国和俄罗斯经济发展之帆,共同迎接丝绸之路上的新风。

走进历史,走进那段攸关民族命运的峥嵘岁月。饱经磨难、并肩奋战的两个民族,怎能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习主席掷地有声:“实现东北亚地区国家睦邻友好,就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巩固战后国际秩序。”普京总统语气格外坚定:“欧洲纳粹势力对苏联等欧洲国家的侵略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等亚洲受害国人民犯下的严重罪行不能被遗忘。”

双方约定,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时,共同举办庆祝活动,铭记历史、警示后人。

时隔近70年,两国海军军舰携手,参加叙利亚化武海运联合行动护航,依然是为着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6日傍晚,两国元首走进视频室,与参与护航任务的中俄军舰指挥官视频通话。

过亚丁湾,穿苏伊士运河,进地中海,入叙利亚海域。舰队劈波斩浪,昼夜兼程。史无前例的国际合作,尽展中俄两国的责任和道义担当。

“中俄两舰密切合作,已经成功完成两批护航任务。目前两舰状况良好,正在准备执行下一次任务。”李鹏程大校、佩什库洛夫指挥员,脸庞被海风吹得黝黑,他们并肩而立,铿锵的誓言,回荡碧海蓝天。

地中海,两艘舰艇如影随形。战舰犁过海面,留下两道壮美的航迹……

引领中国发展 一条胆大步稳的担当之道

外交之强者,须观人心之向背,有赖国力之强弱。

冬奥会主火炬尚未点燃,索契的外交舞台已经熙熙攘攘,中国毫无悬念成为焦点。习主席双边、多边活动密集、日程紧凑。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普京总统分别举行招待会,40多个国家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同习主席切磋交谈,共话友好合作、共商发展大计。

7日,习主席下榻的宾馆,先后迎来几位客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捷克总统泽曼、希腊总统帕普利亚斯、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等。

如同洋流交汇处的活跃生态,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美好梦想交集在一起,同样激起了层层浪花。会见期间,时常是习主席话音未落,对方已热切回应。“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习主席信手拈来:“未来5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

谈起捷中两国的合作潜力,泽曼总统谈兴颇浓,看到自己礼宾司长示意会见时间已到,他不无遗憾地匆匆收尾,幽默地说:“同礼宾司长打交道可没有任何谈判余地。”

希腊,适逢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展望中希、中欧合作的广阔前景,帕普利亚斯总统说,我作为中国人民真诚的朋友,将始终如一全力促进合作。

崛起的中国,也是一支勇担国际责任的建设性力量。在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是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潘基文代表联合国高度赞赏“中国在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方面发挥的领导作用”。

今年是阿富汗关键年。习主席表示,愿继续为阿富汗和平重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卡尔扎伊总统一再感激中国给予理解、雪中送炭。

就任国家主席至今,日子即将划过一个年轮。一年来,习主席在国际舞台上一系列精彩的中国亮相,谱写了中国梦和世界各国梦想交织共鸣的恢弘篇章,也折射着他引领中国外交格局的大视野、大气魄、大手笔。

沿大漠丝绸之路向西,顺海洋丝绸之路南下,跨越浩瀚太平洋,穿过茫茫冰雪区……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一带一路”倡议、周边外交“亲、诚、惠、容”、正确义利观,再到今天的体育外交创举。年轮上,如此密集的精彩纷呈,注定让它成为中国外交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渴望读懂中国——

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渴望走向中国——

访问期间,俄罗斯电视台对习主席有一场专访。俄罗斯著名主持人布里廖夫紧紧抓住宝贵机会,接连抛出一个个众人饶有兴趣的话题:

“请问您的执政理念是什么?中国下一步改革重点领域是什么?您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前景?”

感叹旧中国的积贫积弱,感怀改革之初的艰辛跋涉,感奋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习主席的深邃目光投向明天——

“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胆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透过镜头,世界倾听一个大国引领者的历史担当……

引领奥运精神 一条共享荣耀的追梦之旅

一场关于冰雪运动的座谈,一场关于“梦想”的对话。

索契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代表,围拢在习主席周围。空气中跃动着青春的朝气。这群追梦人,有在高扬国旗下的自豪,也有与奖牌擦肩的悲惋;有淋漓尽致的精彩,也曾有痛失良机的苦楚。

领袖近在咫尺,却那么自然亲切。队员们敞开了话茬。习主席不时插话:“风速和雪质是不是影响落地?”“冰壶是巧实力,有掩护、有主攻。”……队员们由衷“称赞”习主席:“您真是太专业了!”

听闻健儿们正在紧张筹备,习主席简练而意味深长地说:“从大家讲话中,我更感受到一种信心。这种信心来自报效祖国、为国争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时不搏,更待何时!我们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体育而言,就是自信的精神。”

寥寥数语,点亮了一双双神采奕奕的眼睛,也唤醒了人们心中深沉的民族记忆。

他引述鲁迅的“中国脊梁”,表示只有锲而不舍,中国才有未来。他谈起一些体育项目的差距和短板,明晰“分类指导”的方针。他也说起自己的“金牌观”:“怎么体现成果?是金牌吗?最重要的是展示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

中国看体育的心态在变。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征程中,逐渐回归一颗平常心。透过纷繁的金牌现象,习主席思索、洞悉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

席间,谈得最多的,还是梦想。

佟健,花样滑冰项目老将。温哥华冬奥会,他和搭档庞清以一首“追梦无悔”,征服全场、获得银牌。索契,他们带来了“我曾有梦”,挥洒青春,延续未尽的梦。

李妮娜,自由式滑雪项目名将。成千上万次摔倒、爬起来,终于第四次站到奥运赛场。回望追梦之路,她说:“一个人的梦很小,中国体育健儿共同的梦,汇聚成体育梦。每个人的小小梦想,汇聚起来就是我们的中国梦。”

习主席深有感触:“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没有强大祖国,何谈个人梦想?”

贫瘠的体育,载不动一个民族的梦想。从百年前张伯苓的“奥运三问”,到民国时期刘长春悲情的“一个人的奥运”;从洛杉矶金牌零的突破,到悉尼金牌总数位居第三,再到北京“无与伦比的一届奥运会”……体育强国梦,不正是中华民族梦想的一个缩影?

习主席自己有一个“体育梦”,2022年,中国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冬奥会。申办之旅,决非一马平川,艰难曲折在所难免。

从冰雪健儿们的自信风采中,习主席看到了中国冰雪运动的希望。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举行的招待会上,习主席同巴赫一席深谈,申办的信念更为坚定、思路更为明晰。

他对巴赫说:“在中国,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如果冰雪项目能在关内推广,预计可以带动两三亿人参与,由此点燃中国冰雪运动的火炬。”巴赫不由动容。

谈起“国运兴、体育兴”的历史规律,习主席发现一个时间巧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一百年”目标,2022年恰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时间节点,期待冬奥会化作提振民族精神、凝聚起亿万民心的无穷力量,开启新的圆梦旅程。

这番真知灼见,深深感染了巴赫。

去年11月,巴赫访问中国,专门向习主席授予奥林匹克勋章,表彰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卓越贡献。这次招待会的致辞中,巴赫再次热情洋溢地赞赏习主席的体育精神、奥运贡献,赞誉北京奥运的精彩成功。

很多国家元首,纷纷走上前来,表达对中国申办冬奥会的积极支持。

殷殷关心体育事业发展,正是中华民族的一脉传承。

1917年,青年毛泽东奋笔疾书:“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忧国之情跃然纸上。

1990年,86岁高龄的邓小平,站在亚运会体育场上,接连发问:“中国办奥运会的决心下了没有,为什么不敢干这件事呢?”

一代代中央领导集体,将体育强国之梦薪火相传、继往开来。

2014年2月7日,索契菲施特奥林匹克体育场,习主席的目光跃过美轮美奂的冬奥会开幕式,思绪万千。北京奥运波澜壮阔,申办2022年冬奥会紧锣密鼓,从梦想到梦圆,一曲民族精神的咏叹。中国,向着体育强国梦、中国梦倔强迈进。

(来源:新华网俄罗斯索契2月8日电 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


编辑:中文 标签: 奥林匹克 索契 习近平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