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夫妻18载护林情痴大山 愿倾余生栽种“桃源”

2014-02-02 11:33:4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夫妻18载护林情痴大山 愿倾余生栽种“桃源”

在烟台栖霞市桃村镇新庄村后,是一座人称“老庙沟”的大山。在这座大山里,厮守着一对守山夫妻,他们一呆就是18年。18年前,丈夫赵启舰还是一个冲劲十足的退伍小伙,妻子刘伟红还是一个花容月貌的美丽姑娘,但是为了一个梦想,他们携手走进大山,开垦荒地、栽种树木、守山护林,用双脚丈量着2000余亩的大山,用双手把石头山变成了“花果山”。虽然18年来受过的苦无法用言语表达,他们却始终无怨无悔。去年,他们再次签订了续包大山70年的合同,决定将这一生留在这里,让“老庙沟”整座山都绿起来,希望能影响更多的人一起保护眼前的这片绿色。

新婚夫妻携手进山,护林心切立下铁规

“我从小就跟着村里的老人到这个山上拾草,听老人讲那些当年的故事。”赵启舰,1969年出生于栖霞市桃村镇新庄村,从他出生的村庄新庄村翻过一道山口,距村5里处,又有一道山,因为沟深林密,就叫老庙沟。

1996年,服了7年兵役的赵启舰回到家乡,看到自己从小生活过的老庙沟一片荒芜,年轻气盛的赵启舰便携手刚结婚的妻子刘伟红,承包了老庙沟,一对伉俪携手上山。来到山上,他们发现原本不多的林木在遭受破坏,即将挂果的核桃,却被偷伐的人整棵砍了,二人心痛如焚,一天也不能等待了,他们便托亲拉友借了1000元钱,立马动工,三天时间在山半腰撘起了3间土石草房,还没等土墙干,就匆匆入住。这用石头和着水泥垒起来的小石屋,他们一住就是18年。

刚到山上,最难忍受的就是孤独和恶劣环境之苦,然而,赵启舰夫妇顾不得这些,他们进山之后,就下了道死命令:老庙沟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谁也不许动一指头。就这样,在他们的悉心呵护下,1400多亩山岚逐渐恢复元气,山上开始慢慢显现出绿色的气息来,本来光秃秃的山上开始出现成片成片的林木。

“就我们两个人,看着这么大一片山峦,肯定是顾不过来的。”赵启舰告诉记者,他们到山里这18年来,几乎年年都要遇到些惊险的事情,有些事至今说起来还心有余悸。2003年深秋,正是遍山飘满落叶的时候,一天凌晨3点,山上突发大火,大风呼呼地吹着,赵启舰猛地从梦中惊醒,连忙奔上大山奋力扑灭。“那时也没有灭火器材,只能靠折树枝扑打,那次一直扑打了两个多小时,衣服被烧焦了,皮肤也被烫伤了,最后幸亏邻近的庙后镇林业站组织大量人员及时赶来,才没酿成大祸,”赵启舰说,大部队再晚来一会,估计夫妇二人都要命丧火海。

“除了日常的防火,最大的隐患就是防伐。”赵启舰回忆起了往事:2004年深冬的一个半夜,自己在巡山时发现,3个外地人开着车前来盗树,“吭吭吭”“哗哗哗”,一棵棵大树枝落地,他悄悄爬到一个高坡上,大吼一声:“谁敢砍树!”3个人吃了一惊,立马开车跑了。“过了一会他们又回来了,我怕一个人震不住他们,就牵上了家里养的狼狗。”赵启舰说,第二次在人喊和狗叫声中,那伙人再次逃跑,也再没回来。“其实好多偷树的人身上都有些防身的家伙,真要碰到了我还真打不了他们。”由于他们夫妇护山有功,2009年桃村镇林业站奖给他们一台灭火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报道


编辑:柳洪杰 标签: 夫妻 护林 倾余生 栽种 桃源 追梦人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