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基文赞其为以色列英雄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1日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哀悼以色列前总理沙龙逝世,并对他给予很高评价。
潘基文在声明中对沙龙的去世表示悲痛,向沙龙的家人、以色列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的慰问。潘基文说,沙龙的一生奉献给了以色列,不论他首先作为一名军人,还是他后来成为一名政治家,沙龙都是以色列人民的英雄。
潘基文在声明中说,沙龙的政治勇气将被人们所铭记,这可以从他痛苦而具有历史意义的从加沙地带撤离决定中看出。潘基文指出,在有关实现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和平问题上,沙龙的继任者仍面临艰巨的挑战。
沙龙生平回顾
1948年至1973年阿以爆发的四次中东战争,沙龙历任步兵团连长、戈兰旅指挥官、伞兵旅旅长、北部军区司令、装甲师师长和南部军区司令等职。
1982年时任国防部长的沙龙策划以军突袭黎巴嫩,企图铲除以该国为大本营的巴勒斯坦游击队。
1983年由于司法当局调查发现沙龙涉嫌对在贝鲁特发生的屠杀平民事件负有间接责任,他在国内外压力下被迫辞职。
1998年时任外长的沙龙敦促以色列人在以军占领土地上尽量“攫取更多的山头”。
1999年大选后沙龙击败内塔尼亚胡出任利库德领导人。
2000年9月28日沙龙强行进入有争议的圣殿山地区,引发了一场严重的巴以流血冲突。
2001年3月7日沙龙击败巴拉克出任总理。
2003年1月28日沙龙以绝对优势再度当选总理。
2003年12月18日沙龙宣布“脱离计划”,呼吁取消定居点。
2005年2月8日沙龙与巴勒斯坦领导人达成停火共识。
2005年9月12日以色列完成从加沙地带撤军。沙龙坚决撤军的主张引起利库德集团内部“反叛分子”强烈不满。
2005年11月21日沙龙决定退出利库德集团,另组新党“前进党”参加2006年3月举行的议会大选。
2006年1月4日沙龙突发中风,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此后他在特拉维夫谢巴赫医疗中心接受治疗,靠呼吸机等辅助设备维持生命。
本版均据新华社电
“一百个沙龙”
沙龙堪称以色列最精明且最富争议的政治和军事领导人之一,给多名曾在耶路撒冷和加沙地带常驻的前任和现任新华社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三板斧”将军
我曾将沙龙对巴勒斯坦军事打击的撒手锏比喻成程咬金的“三板斧”:暗杀巴勒斯坦活跃分子以至高级政治领导人,待挑动巴方反击后,再从空中轰炸巴安全机构,从地面闪击巴自治城市,进而完成一轮较量。
“三板斧”反映沙龙固有的刚愎和自负,但是,面对为结束占领而不怕死的巴勒斯坦人,背靠因占领而持续不断有人丧生的国民,向来务实的沙龙也不会蛮干到底。
政坛“老狐狸”
沙龙很喜欢笑,总是笑得很欢。握手是他的公关利器之一。
2002年,沙龙结束一次演讲后正准备起身,我抓紧机会凑近拍照,沙龙的保镖赶忙阻拦。
正朝这里走的沙龙看到我的尴尬,冲我一笑,走上几步,朝我伸过手来。
我也赶忙握住沙龙粗大的右手。
与前巴勒斯坦领导人亚西尔·阿拉法特握手,阿翁总是喜欢很用力地握你,然后把你拉到紧贴自己的地方,最后面对镜头,露出领袖的微笑。
沙龙的手胖白柔软,总是轻轻和你一握,然后又抬起头,冲你微微一笑,很少说话。那种略有些诡秘而亲切的笑容,像是长辈在问你一些你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又像是一个小孩子对你做了坏事以后自我解嘲。
除了疆场“铁将军”,沙龙还落得政坛“老狐狸”的称号。而这只“老狐狸”一度是巴以和平的最大赌注。
爱到极致狠到尽头
常驻加沙时,与以色列总理沙龙天天“见面”:一是楼下垃圾桶表面,白色油漆醒目喷上沙龙名字,表示巴勒斯坦人对他的诅咒;二是案头他的自传《武士》,封面上白发沙龙紧锁双眉,遥望远方,目光深邃又深情。
这便是沙龙留在世上两种迥异形象:阿拉伯人憎恶的刽子手、以色列推崇的“王者”。
沙龙曾说,他不穿防弹背心,因为没有适合他的尺码。沙龙不喜欢跟媒体打交道。行伍出身,他称自己讲话没遮拦,容易惹麻烦。他更愿意在聚光灯外,施展手脚。
他傲慢,瞧不起阿拉伯人。美国前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莱特回忆说,某场合阿拉法特向沙龙伸手,沙龙背过头去。
他发动“定点清除”,不考虑是否伤及无辜。也正是沙龙,20年前就放言:“终有一天,巴勒斯坦国从我手中建立!”
他有爱。有这样一张照片:沙龙独立于第二任妻子莉莉墓前,夕阳满天。据说,2000年莉莉去世后,沙龙每天上班前,特意绕行,经过莉莉墓前“问候”。
爱到极致,也狠到尽头。
离开人世竟是幸运
2006年1月,沙龙因中风入院,昏迷8年,直至去世。
沙龙再度中风入院后,我在哈达萨医院外采访,一名以色列同行跟我说:“如果沙龙这次能离开人世,他是幸运的!”
我哑口无言。
“沙龙正处在政治生涯的顶峰,如果这时去世了,全世界的很多领导人可能都会来参加他的葬礼,他也将永远被人们牢记。可如果他变成植物人,在家里躺两年再去世,我想那时候没有多少人会在意他。”这名记者解释说。
寥寥数语,让人回味良久。
(来源:京华时报 编辑:小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