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日本科研造假行为频发 有中国留学生卷入

2014-01-04 11:19:27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百度百家
 

随着日本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一些学术不断行为与外国人有关,其中不少与中国人相关。如2013年10月,早稻田大学发表声明,由于中国籍留学生的博士论文多处盗用他人研究成果,违反基本学术道德,决定取消授予其的博士学位,这是该校自创立以来首次取消博士学位。

2013年11月,日本爱知县警方以涉嫌伪造有印公文及违法使用伪造公文的罪名逮捕了原中京学院大学副教授久野辉夫等4人。警方在宣布这一消息的时候说明,本案中的副教授久野辉夫为了保证自己在学校中的地位,便采取非法手段,伪造公文,非法修改了部分中国留学生管理档案中的学分成绩,另有三名中国籍人员也被调查。

日本学术不端行为频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研人员的急功近利。在一些基础研究领域,一项科研成果的出炉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上述东京大学加藤茂明致歉时说:“研究员急功近利,给大学、研究所、学会带来巨大的麻烦,我为此感到十分抱歉。”此外,研究压力大也是学术不端的原因之一。上述加藤茂明研究团队采取竞争机制,要求研究人员拿出世界级成果,超出研究人员的能力范围,从而导致不当行为的发生。

日本对学术不端行为采取较为严厉的态度,被查明学术不端的学者都受到处理。同时、政府、学术团体、研究机构也拿出措施应对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日本文部科学省设有“不良行为特别委员会”,还公布了《关于处理不良研究行为的指针》等文件。2013年起,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推出“伦理研修”制度,接受政府科研经费的学者必须学习学术伦理规范方面的课程。

(来源:中国日报网 信莲 编辑:刘世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