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沙龙战略的核心是信奉单边主义。这与其内心思想和对阿拉伯人的极度不信任是相吻合的。他最近说:“我母亲曾对我说‘千万别相信他们’。”在沙龙看来,采取单边主义行动,主动权始终掌握在以色列人的手中。
经过最初短暂的犹豫之后,沙龙启动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项目,即在两个地段与巴勒斯坦人划分界线—在约旦河西岸建隔离墙和在加沙地带划定1967年前的“绿线”。
尽管沙龙至今仍然否认建隔离墙的领土意义,但在大多数以色列人和其他所有人看来,显而易见的是:一条形式和功能都类似边界的隔离墙最终肯定将成为边界,即使这意味着将拆除位于墙的“另一边”更多的以色列定居点。
领导形象:兼有军政才能
同样具有意义的是他的领导形象。沙龙是以色列众多领导人的独特载体:他具有无可争议的军旅生涯和无人匹敌的政治手腕。
签署奥斯陆协议之后的历任以色列总理都只具备其中一项,而不是两项:拉宾和巴拉克是光荣无比的将军,但对政党政治一窍不通;佩雷斯是以色列、或许还是全世界最年长的政治家,但没有从军的经历;内塔尼亚胡既没有勇士的证书,在执政时又证明太缺乏政治经验。只有沙龙具有与以色列的阿拉伯敌人艰苦作战的长期经历,而且具有操纵其他政客的卓越能力。
所有这一切注定要让他跨越无数政治障碍,完成从加沙地带撤军。沙龙已经将以色列带到了这个门槛前面,这或许是以色列近代史上最具意义的一个门槛。
长远计划:占有更多土地
美联社也认为,40年来,沙龙一直是支持建立以色列定居点的主要势力。而沙龙从犹太人定居点的建立者向定居点的摧毁者的转变,是2003年11月在罗马与美国特使举行的一次秘密会晤中决定的:这位以色列总理透露了他在2005年年底之前放弃加沙地带和西岸部分地区的计划,成为以色列第一位为拆除一些定居点而明确确定最后期限的领导人。
沙龙的彻底转变仍是个谜
沙龙被认为是一个不妥协的强硬派人士。他有一种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这种倾向使得他可以对他的观点进行适时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政治形势。
一些人说,最近中东发生的流血事件可能使沙龙最终认识到,以色列不可能保留它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占领的全部领土。放弃加沙可能是一项霸占整个耶路撒冷并保留西岸最大犹太人定居点的英明战术的一部分。
沙龙本人已经说过,摆脱拥挤的加沙,是保护作为一个犹太人民主国家的以色列和保留西岸这一对虔诚的犹太人来说在宗教上意义重大的地区的唯一办法。
他承认,强硬派保留《圣经》中提到的所有以色列土地的梦想已经破灭。沙龙在最近发表的一篇讲话中说:“我们曾经有一个梦想,我们没能完整地实现这个梦想,但是我们成功地使这个梦想的一个重要部分成为了现实。”
沙龙的传记作者乌齐·本齐曼说:“沙龙首先是一个非凡的机会主义者。他从一种立场转向另一种立场、从一个党转向另一个党毫不奇怪。”
直到去年之前一直是沙龙的高级顾问的阿尔农·佩尔曼说,他的前上司有一个憧憬,撤离加沙只是一项长远计划的一部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