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出版的《中国日报》刊登了驻欧盟首席记者付敬在一战停战纪念日撰写的海外观察,以下是中文译文:
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8)停战纪念日,标志着历史上最激烈冲突之一的结束。与此同时欧洲许多国家已拉开纪念明年的一战开战百年的序幕。
在这个特别的缅怀阵亡将士时刻,他们的家人、朋友以及幸存的老兵走进了欧洲各地的墓地、战场遗址、博物馆和教堂,表达对逝者的爱和敬意。
这次大战不仅仅局限于欧洲大陆,也波及到了亚洲。
日本于1914年对德宣战,但主战场是在当时被德国控制的中国山东半岛。1917年,中国试图收回落入日本控制的领土,也对德宣战。但是中国未能如愿,直至抗日战争(1937-45)后才收回了这些和其它被侵占的领土。
敌对双方在作为第三国的中国领土上作战这样的荒诞历史应该为当今世界敲响警钟。这段历史不应该被遗忘。人类更不应该重蹈历史的覆辙。
事实上,中国的参战既是屈辱也是光荣。从1916年起,超过14万20-35岁的中国青壮年被英、法招募,为英法西部战线上的军队做后勤支援。他们做劳力,并且帮助英法军队建立弹药库。他们为支援前线部队做基础工作,包括为船只卸货、建防空洞、修公路铁路、挖战壕和填充沙袋。
这些故事在我耳旁萦绕了多年。 从小我就听过晏阳初(Y.C. James Yen,1893-1990)的故事。晏是耶鲁大学的毕业生,在中国开创了平民扫盲教育;他出生在四川巴中,他的家乡离我的家不到50公里,而他在这一时期就在西线教华工识字并教授如何给家人写信。
带着这些记忆,在一个寒冷的秋季周日,我参观了一战西线附近的墓地和战场。我去了波佩林格( Poperinge)、依普尔(Ypres)前线约14公里的一个小镇。
从镇中心开车几分钟,我来到了一万名士兵的最后安息地:Lijssenthoek军事公墓。在比利时和法国有900个这样的墓地。
从布鲁塞尔出发前,我查找资料时发现墓地中埋有35个中国人。怀着无限的敬重,我仔细阅读被树影和鲜花包围的墓碑。一个比利时作家说,每一个年轻前线士兵之死,编制了一部血腥的战争史。
我无法找到这些中国工人的墓碑,为此我有点失望。这时,一对60多岁的英国夫妇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他们告诉我他们是为了参加11日的特殊纪念仪式。他们几乎每年都来悼念,来纪念参加了一战的一位英格兰南部普利茅斯文法学校的校友。
这位先生告诉我,他的学校有130名“老校友”参战,6个死后埋葬在了这里。他现在正在做研究,计划明年为这些“老校友”编一本书,作为一战百年纪念。
他知道中国劳工在一战中为盟军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说他希望死者能够安息,不要再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是我的愿望,”老人跟我挥手告别时说道。
从很多像这位老人一样的普通欧洲人身上,我感受到了强烈的反战意愿。他们的亲属在上半个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而这也是欧盟这个和平工程坚实的民意基础。
我向他们过去几十年为欧洲和平与繁荣做出的努力致敬!
在这样特殊的纪念时刻,我们不应该忘记英国和法国这样的欧洲国家,正在与美国一道,继续在非洲、中东和世界其它地区进行现代战争。我们也不应该忘记,日本、菲律宾的一些强硬派仍在加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不安全因素。
以史为鉴,避免相似的悲剧,这是我们缅怀死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日报欧盟分社首席记者付敬 实习生李晓菲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