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中国改革开放走过35个非凡岁月,硕果累累。35年后的今天,中国改革再临深度整合、大幅提速的重要节点。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绘就明确的路线图,为改革航船再出发指明航向。
35年来,改革让中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让世界受益匪浅。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人民币增至52万亿元人民币,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38668亿美元。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流量87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7.6%,首次成为世界三大对外投资国之一。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中国继续扩大海外投资将令与中国保持密切关系的国家首先成为中国投资的受益者,而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同样离不开中国。他坦言:“中国的进出口订单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海外投资,越来越多具有竞争力的中国企业跨出国门,传播“中国技术”,造福一方百姓,带动一方繁荣,成为联通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排头兵。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格里松·伊奇亚拉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非洲能够继续得到中国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有助于非洲国家发展经济。
埃及中国问题专家穆罕默德·萨基特也认同这一观点。他认为,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促进了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和企业竞争,同时带来产品质量的提升和价格的下降,最终受益者是全世界的消费者。
中国已经成为助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家统计局2009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从1978年的2.3%上升到2007年的19.2%,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位居世界第一。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也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速,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上升。
在走过了35年改革路之后,中国再次进行深度调整,注入新动力,让市场经济更加健康和强劲。这正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旨。中国深化改革将再次给世界带来难得的重要机遇。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是“2.0版”中国改革方案的重要内容,升级后的“中国模式”将继续在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阿根廷经济学家马蒂亚斯·卡鲁加迪认为,中国政府30多年前进行的第一次职能转型为这个国家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人口和资源红利,如今中国政府迎来第二次重大改革,由此产生的新的投资机会和更好的制度环境将为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中国问题研究室主任韩载振认为,中国改革将推动经济发展、稳定民生,对世界是重大利好。内需消费型经济模式的实施有助于经济稳定增长,刺激外国投资,对周边国家以及全球的经济都将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雅科夫·别尔格尔认为,“中国模式”的伟大之处在于将国家监管与市场调节有效结合,并保持两者动态平衡。在完成政府职能转变后,这种模式将继续为中国发展提供保障,为世界经济提供动力。
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为未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定下基调,随着促进市场能动性、扩大中小型企业机会、提高资本分配效率、改善消费和投资间平衡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世界经济将从中获得新的产品和投资机会。
对于备受国际舆论关注的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保罗·道格拉斯说,推动利率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是中国实现长期资本项目可兑换和提高银行业效率的重要步骤,也将为外国金融机构更深入参与中国经济提供佳机。
中国的发展是与世共赢的发展,在利己之时也泽被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发展是包容、全面和互鉴互利的。(执笔记者:王雅楠、蒋国鹏、施洋;参与记者:胡晓光、刘怡然、叶书宏、赵燕燕、权香兰、高攀、陈莹莹、王蕾)
(来源:新华网 编辑:刘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