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巴西中风男患上“慷慨病” 变极其乐善好施

2013-09-09 09:10:27 来源:新华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巴西一名中年男子中风后变得极其乐善好施,不断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赠送零食、饮料乃至钱财。巴西研究人员说,这名男子患上了“慷慨病”。

  “慷慨病”

  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莱昂纳多·丰特内尔博士在最新一期医学期刊《Neruocase》上讲述这一病例。

  英国《每日邮报》7日援引报告内容报道,患者现年49岁,因高血压引起脑部出血而中风,使得皮层下区域受损。大脑皮层下区域主要控制高层次思维和决策。

  患者的妻子说,患者中风后变得过度慷慨,无限制地向人赠送食物和钱财,尤其是在大街上遇见小孩时,不管是否相识,都要买些饮料、糖果和垃圾食品送给对方,根本无法管好自己的钱包。

  丰特内尔在报告中写道,中风让这名男子“持续过度慷慨”,是一种“病理性慷慨”。

  后遗症

  中风好转后,这名男子感觉抑郁、健忘、无法集中注意力,还出现缺乏毅力、判断力减退等问题。CT扫描结果显示,患者大脑额叶在内的多个大脑区域血流量低,这些区域虽然远离出血区域,但经由神经通路与出血区域相连,可能因此影响调节性格的神经系统。

  患者服用药物治疗抑郁,两年后自觉康复,停止相关治疗。不过,他的“慷慨病”没有好转。鉴于此,患者无法回到原先在一家大型企业的管理岗位。

  不过,当丰特内尔等研究人员问及他是否想重返工作岗位时,他回答说,工作已经做够了,“生命短暂”,现在是时候开始“享受生活”。患者还说,知道自己的行为异于中风前,但想到自己距离生命尽头越来越近,只希望从此以后活得“兴高采烈”。

  怪症状

  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研究人员说,这名男子的症状与一些常见的中风后遗症,譬如强迫性囤积病、社会病态等相反,可能有助研究“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关系,更好地了解大脑如何决策。

  美国杜克大学中风研究中心主任拉里·戈尔茨坦说,这一病例中患者的性格变化相当“新鲜”。

  他说,中风可能导致人的神经心理和行为彻底改变,大脑因缺氧所受损伤容易引起情绪变化,其中抑郁是最常见的症状。已知病例显示,中风还会令人失控大笑或痛哭流涕,患上偏侧空间失调症等。

(来源:新华网 编辑 党超峰)


编辑:党超峰 标签: 患者 中风后遗症 巴西 症状 病例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